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蕉岭 > 旅游蕉岭 > 旅游动态
蕉岭县加力提速推进整县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全力打造“蕉岭版丽江”
时间:2025-10-21 15:04:41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石窟河如一条碧绿丝带,在县域内蜿蜒流淌,两岸青山叠翠,将河道化作天然画廊:长潭水库的湖光山色是这幅画卷的点睛之笔,长潭烟雨的诗意徐徐展开;白马村满地金黄的稻田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蕉岭县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县域发展的总抓手,依托资源禀赋,结合省界特点,探索提出“融湾入海、几何中心、规划先行、改革创新、产业振兴、环境提升、艺塑乡村”工作思路,全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县域农文旅融合样板,“三年初见成效”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

图片

石窟河如一条碧绿丝带,在县域内蜿蜒流淌,两岸青山叠翠,将河道化作天然画廊。

  生态资源丰富

  多样化布局全域旅游发展

  晨起,泛舟长潭,在朦胧雾气中听清脆的鸟鸣;上午,在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魅力;下午,在三圳镇的客家农夫生态园露营,享受采摘乐趣,欣赏石窟河绝美日落;晚上,华灯初上,冒着热气的长潭河鲜被端上了桌……坐拥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镇山国家森林公园、皇佑笔自然保护区等众多自然景观资源,蕉岭县的森林覆盖率达79.05%,林地总面积达112.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746.5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家底丰厚。县内山清水秀、森林茂密、风景优美、生态良好、土壤富硒,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广东省林业生态最好的县之一,生态质量指数(EQI)连续三年均达83以上,远高于一类区标准(EQI≥70)。

图片

蕉岭县的森林覆盖率达79.05%。

  资源丰富是这片土地给予人们的宝藏。为此,蕉岭立足新定位,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整合县镇村特色优势资源,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文旅融合发展紧密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民宿,促使农文旅融合从“点上开花”迈向“全域铺开”,全力打造“蕉岭版丽江”。“根据《梅州市蕉岭县旅游产业集聚发展规划》,我县精心谋划了蕉岭县石窟河沿岸经济示范带项目、蕉岭县‘寿乡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粤美乡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丘逢甲故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蕉岭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等多个项目。”蕉岭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郑康文表示。

  艺术赋能乡村

  “大地艺术”激活乡村空间

  白天,谷风兽在稻浪间穿梭,悬天之镜将蓝天白云揉进乡土;夜晚,移动酒吧的笑声漫过田埂,石窟河边的竹艺装置如星星闪烁,以蜂巢之形诉说寿乡竹文化的悠长韵味……近日,“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在长潭镇白马广场开幕,27位艺术家带着40余组作品出现在长潭镇、三圳镇、广福镇、蓝坊镇和广东(蕉岭)乡建馆。

  “真正的大地艺术,从来不是我们创造了什么,而是土地通过我们,说出了她一直想说的话。”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发起人之一、原生跨域艺术家郑泽生表示,此次活动是探索“艺术从土地生长、乡村因创造焕新”的新可能。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艺术家们在蕉岭寻山问水,感受这片土地的自然与人文,其间的所思所想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出来,如石窟河上的视觉诗、长潭水库边的回响、稻田里的谷风兽等,这些都是蕉岭给予艺术家们灵感而创作出来的。

  这些作品并非外来植入的展品,而是从蕉岭山水、人文与记忆中“生长”的生命体,散落于稻田、古墟、溪边等角落,成为可体验的立体诗,等待观众参与其中。

图片

“长”在稻田里的艺术作品。

  此次艺术季还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参观,艺术馆开在了稻田边、河边、村庄的小广场上,零距离的艺术盛宴让大家直呼过瘾。“我是蕉岭本地的,听说有艺术家在这里创作就过来了,这些作品都很有趣,我发了朋友圈之后,其他地方的朋友也说要过来看看。”市民徐女士说。

  在长潭水库边,一艘古老的船上刻满了图腾,走进船内,站在音罩下,船夫的声音、婴儿的啼哭萦绕耳旁……此次艺术季的作品留有观众参与的空间,不再是与观众隔着一层玻璃的传统艺术品。

  艺术扮靓乡村,文旅焕发新生。蕉岭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艺术赋能乡村”深度融入县域发展规划,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文旅融合发展“双试点”,打造“蕉岭版丽江”。

  让游客栖居山水

  补齐短板书写诗与远方

  山清水秀的蕉岭,近年新增了不少高端民宿,为游客提供了更多样的住宿选择。

  今年国庆假期与中秋相逢,串联起8天的超长假期。蕉岭县米香中心抢抓“农文旅融合”新机遇,在丰富体验、优化服务上下功夫,热情迎接八方游客。“‘双节’期间,房间全部订满了,客源主要来自珠三角和潮汕地区。我们推出了自制酿酒体验、稻田田园风光游览等活动,延续‘一粒米的旅程’这一特色。我们希望游客来到蕉岭,能感受到我们这里全新的业态。”米香中心运营负责人黄建波说。此外,周边的米香故事馆、米香小剧场、米香美术馆等,也为游客带来了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图片

蕉岭农文旅融合发展先导区(米香中心)。

  在长潭镇麻坑村,由老电厂宿舍“爆改”成的蕉岭县云栖谷1978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内,一名游客正在办理入住青旅手续。虽说是青旅,装修和环境却不输高端民宿。“我们每间房都有一个主题,都是关于创业的,契合未来入住这里的年轻人的喜好。”云栖谷(广东)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丘福珠说。住宿只是这个产业园的一部分,这里更多承载的是数字经济与创意产业。“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改造建设,将其打造成一个‘产城人融合’的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丘福珠表示,“云”象征着数字经济,“栖”寓意着吸引并留住人才,而“1978”则是为了纪念原址老电厂宿舍的建设年份。

  在三圳镇,同样可以找到一间清幽的民宿住下。走进培鸿乡墅,白墙黛瓦、曲径通幽、绿意葱茏……这个位于山水田园间的民宿,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不仅提升当地的人居环境,更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目前我们正积极推动乡村民宿(酒店)建设,至今纳入广东旅游民宿管理系统民宿15家。其中培鸿乡墅获评省金品级乡村酒店;醉美书院精品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广东省金宿级乡村民宿。”郑康文说。

(来源: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