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助手 > 政务要闻
融湾入海·奋战“百千万工程”(一)
时间:2025-02-14 11:26:19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击鼓催征开新局,奋楫扬帆启新程。日前,在全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各镇党委书记、县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蕉华园区和广福园区代表、企业经营者代表逐一上台表态发言,用数据亮目标、用行动表决心,以新思路、新举措奋力推动蕉岭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下面来关注新铺镇、广福镇和蕉城镇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部署。

  新铺镇:以典型担当推动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

  2025年,新铺镇将以典型担当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改革,推进产业发展“量质齐升”,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突破。今年招商引资实现计划投资额3亿元以上,实际投资额不低于1亿元。

  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新铺镇党委书记  罗伟春:一、工农文旅齐头并进,推动现代产业蓬勃发展。紧紧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动麦利信等项目,培育净增“四上”企业3家以上、本土农业龙头企业至少1家,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家;统筹新型城镇化和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 “菜篮子”生产基地、省级产业园、黄坑茶山等农业产业基地和新铺古镇历史文化,打造同福村果蔬公园、黄坑茶山公园、辣椒研学基地、农事体验基地、古镇历史街区。二、典型镇村引领带动,推动和美乡村宜居宜业。围绕“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坚决扛起典型镇责任担当,聚焦“百千万工程”重点区域建设攻坚行动,以美丽圩镇和石窟河沿线、205国道沿线、新油线等示范路段为重点,加快推进中铁广投助力项目,发动群众参与绿美生态建设,持续推动典型镇村、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行动计划,推进党建赋能“书记领航项目”,巩固“无信访村(社区)”创建成果,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持续稳定典型村村集体经济收入,非典型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0%以上。三、全域土整持续深化,推动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深化“三块地”集成改革,围绕打造耕地集聚区,全面开展农用地规模化流转经营,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入股分红模式,促进耕地提质增量增效;全力推进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快完成1032亩年度任务,推动全镇82户避险搬迁及突破性完成空心村优迁快聚工作,充分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做出新突破,以改革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广福镇:全力打造省际交界处“百千万工程”示范窗口

  2025年,广福镇将坚决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按照县委的工作部署,全力打造省际交界处“百千万工程”示范窗口。

  县政府党组成员、蕉华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广福镇党委书记  陈国政:一、在建功融湾上求突破。持续推进广福园区土地征收工作,保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实抓细武梅高铁广福段征拆工作和无障碍施工保障,加快广福融湾入海便捷通道建设步伐;围绕广福园区定位开展招商引资,计划引进项目2个,计划投资2.5亿元以上,实际投入6000万元以上;坚持促上规、稳在库,加大培优扶强力度,再培育5家“四上”企业。二、在富美乡村上求突破。以“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为总抓手,不断增强省际交界处窗口意识,统筹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深入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全力完成“一村一户”避险搬迁21户 、三类避险搬迁19户;持续推动广福优质特色农产品对接湾区市场,擦亮广福“土特产”品牌,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不断巩固50万元以上村,力争出现100万元以上的村。三、在强基赋能上求突破。抓实“书记领航项目”,以“小项目”引领“大提升”;抓实基层党建,持续完善村内各类组织向村党组织报告制度,全面实施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接力计划”;抓实平安建设,全域推广“六事”乡村治理模式,健全完善“党建+全科网格+积分制”基层治理,活用“客家围屋定分止争工作法”,创建9个“无信访村(社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

  融湾入海·奋战“百千万工程”

  蕉城镇:抢抓新型城镇化试点机遇 开辟城区品质新格局

  2025年,蕉城镇将围绕县委、县政府加力提速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和苏区融湾综合示范窗口的目标,攻坚克难、担当实干,以“三个紧扣”为抓手,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县政协党组成员、蕉城镇党委书记  王裕胜:一、紧扣培育产业升级新赛道,激活强镇富民引擎。深入实施“一把手”招商工程,引进2个以上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实际投资1亿元;继续做好“一企一策”挂钩服务,净增“四上”企业6家。通过做大做强强村公司,大力发展物业经济,确保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增长10%以上。二、紧扣开辟城区品质新格局,夯实产城融合基础。抓牢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机遇,确保按时完成武梅高铁、205国道东移改线、高铁新城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任务;推动10户自然灾害危险区域建房户避险搬迁,配合推进桂岭新区扩容提质和高铁新城片区未来社区建设,助力蕉岭成为“建筑师的天堂、工程师的战场”。

  三、紧扣绘制乡村振兴新图景,打造宜居宜业样板。围绕“百千万工程”石窟河农文旅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巩固拓展典型村建设成果,推动蕉岭南驿站、石窟河沿线等示范路段(蕉城段)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建设用地整理674亩,耕地规模化集约化流转经营3020亩,新增耕地173亩。创建“无信访村(社区)”12个,持续开展乡村绿化美化靓化,打造具有蕉城特色的和美乡村示范样板。(记者:蕉岭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