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蕉岭县人民政府
那么,2025年,我们该“如何干”呢?
2025年全县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围绕这一发展目标,我们重点要在“做好六项工作”上发力。
二是推进资源统筹整合,加快建设融湾综合示范窗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对接长三角、港澳台、厦漳泉等地区优势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乡贤招商、以商引商;扎实推进武平至梅州铁路(蕉岭段)、货运铁路专用线项目落地、梅县经蕉岭至永定(上杭)高速公路建设,加快资源经济生产要素流通;借助对口帮扶支援力量,多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建。
三是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强县富民兴村。加快建设广福园区、蕉华园区、食品产业园,扩园提质建强主平台;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泥+”,积极探索拓展装配式建筑、精细化工、固废替代、清洁能源替换等上下游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谋划推进抽水蓄能等项目建设;激发消费拉动建筑业;三产融合做强竹产业;促镇带村壮大土特产。
四是推进“城镇化+农文旅”,加快打造“蕉岭版丽江”。围绕让蕉岭成为“建筑师的天堂、工程师的战场”,坚持高起点规划,优化功能空间布局;谋划长潭水库扩建工程并打造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龙头工程;提速先导工程,提升旅游产业能级,打响“世界寿乡·慢享时光”品牌;发展乡村休闲产业,提标公共服务,打造中国休闲产业风景区、聚集地。
五是推进和美镇村建设,加快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美丽乡村风貌带、省际边界建设精品带,以点连线带片打造具有蕉岭辨识度的“美丽乡村走廊”;抓好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各镇均打造一批风貌突出的和美乡村示范样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争创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六是推进集成式改革,加快激发活力动力价值。健全实施“百千万工程”体制机制等12个重点领域270多项改革举措;整县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出台奖补细则鼓励连片300亩以上或单一经营主体1000亩以上规模化集中经营;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水平建设平安蕉岭法治蕉岭。
(记者:池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