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蕉岭县人民政府
9月27日上午,以“万物自得”为主题的首届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在长潭镇白马村正式启幕。27位艺术家的40余组作品,从蕉岭的山水、稻田与古墟中自然“生长”出来,与当地深厚的客家文化、长寿文化深度交融,标志着蕉岭在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打造“蕉岭版丽江”的实践中迈出关键一步。
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一级巡视员丘洪松,蕉岭县委书记、蕉华工业园区党委书记刘鸿涛,梅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徐振东,云南省丽江市广东商会会长韩国良,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委副书记黄俊荣,广东客都文旅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远航,以及梅州市有关单位负责同志,蕉岭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发起人、总顾问、策展人,艺术家和媒体代表等100多人参加活动。
开幕式上,刘鸿涛表示,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的诞生,源于我们对省委、省政府赋予蕉岭“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双试点”使命任务的深刻领会与坚定落实。其目标是以艺术赋能,借艺术家的智慧创作,为乡村塑魂、产业添翼、生活增彩,打造与众不同、充满艺术气息和生命活力的“蕉岭版丽江”,成为“建筑师的天堂、工程师的战场”。诚邀艺术家以蕉岭为创作目的地、梦想试验场,这里淳朴民风与优美环境将给你们带来不竭的灵感,我们会营造安心创作、舒心生活的环境;诚邀媒体朋友用独特视角与妙笔,传播艺术季精彩、寿乡魅力及蕉岭人奋发风貌;诚邀每位嘉宾常来走走,感受艺术点缀的寿乡风情,体验寿乡的独特魅力,来体验寿乡蕉岭的独特魅力,为我们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徐振东希望,蕉岭以此为契机,将艺术深度融入县域发展规划,通过艺术铸就乡村振兴新产品、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凝聚全域发展新动能,让艺术实现价值,促进消费,将文化红利转化为经济效益,在梅州高质量发展中展现蕉岭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张力。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总顾问罗奇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艺术节融合中国传统哲学与当代艺术,展现艺术回归人民、服务基层的新时代趋势。期待其为乡村文化发展和文旅融合带来积极影响,希望艺术工作者和管理者多创作优秀作品,让艺术融入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项目发起人郑泽生分享了其受丽江启发、将艺术带回梅州家乡的初心。表示此次大地艺术季“重要的不是艺术,而是大地”,创作秉持“无我”理念 ,艺术家摒弃主体性、深度介入在地,激发乡土文化自信。真正的大地艺术,从来不是我们创造了什么,而是土地通过我们,说出了她一直想说的话。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策展人殷嫣指出,活动的启幕,正式为这一场关乎土地、时间与感知的艺术实践按下“开始键”。艺术应是从土地生长出来的温度,创新作品必须坚持“生根”而非简单“落地”原则。这次呈现出的40余组作品成为与蕉岭山水人文同频共振的生命体,旨在构建一个能持久滋养地方的“唯一的蕉岭”艺术生态。
据悉,本届大地艺术季以“万物自得——艺术赋能乡村·共绘‘蕉岭版丽江’”为主题,活动将持续至10月下旬。40余组艺术作品悄然散落于长潭、三圳、广福、蓝坊以及广东(蕉岭)乡建馆五个片区,有的静静伫立稻田深处,与起伏稻浪同频呼吸;有的悄然隐入古墟街巷,与流转时光低声对话;有的随清溪蜿蜒流淌,与潺潺溪声合奏共鸣。它们绝非生硬植入的陈列品,而是与自然相生相伴、邀观众深度参与的诗意叙事—— 在天地与村落的环抱中,悄然构建起一个全域可游、可感、可思的沉浸式艺术场域。
艺术家 广州美术学院城乡艺术建设研究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渠岩:蕉岭是一个有机生态环保,是一个在广东在中国都是很难找的、很少有的长寿之乡。它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新鲜的空气都给我们艺术家带来了非常强烈的印象,所以我的作品是一个关于呼吸的作品。(记者:黄梅芬 叶晃 摄像:何伟松 钟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