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时节,万物开始复苏,自然界的阳气也开始生发。这个时节,我们该如何养生,一起来听听医生怎样说。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医生提醒大家,立春时节,白天逐渐变长,天气也转暖了,但此时气温容易反复波动,不宜马上脱去厚衣物,可以多“捂”一段时间,以防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
县中医院针康科副主任 黄新琴:春天阳气生发,人们抵抗寒气的能力减弱,且初春天气变化较大,乍暖还寒,所以,立春天气开始变暖时我们不要马上脱去棉衣,尤其是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人群更应该谨慎注意。年轻人穿衣也要下厚上薄,注意对颈、膝、足等部位的保暖。
生命在于运动。立春时节,市民们该选择哪些运动,才能更好促进健康呢?

县中医院针康科副主任 黄新琴: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外出活动筋骨、呼吸新鲜空气,多做运动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不过此时运动,宜缓不宜急。可以选择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比如可以去户外散步、晒太阳、也可选择中医气功如八段锦、太极拳等,让气血通畅,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运动以“微汗”为好,因为“汗为心之液”,大汗会损伤心阳。
采访中,医生告诉我们,立春时节,梳头可以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
县中医院针康科副主任 黄新琴:梳发可以从中线前额的发际向后一直梳到颈后发根处,然后再从左、右耳的上部分别向后进行梳理。梳头时用力要均匀,速度宜缓,1次梳50-100下,头皮微热即可,梳头时将身体向前屈或向后仰,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医生还提醒,立春时节饮食,宜辛甘养阳气。
县中医院针康科副主任 黄新琴:饮食方面我们可以适当增加气味辛甘性温的食物,帮助发散阳气,如山药、春笋、韭菜等;不宜吃大热、大辛的食物,比如羊肉、附子等,以免上火;同时应当减少酸性食物摄入,如海鱼、虾、螃蟹、山楂等。阳气虚弱者,可服用人参等补气健脾的药物。(记者:罗鸿璋(见习)摄像:丘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