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蕉岭县人民政府
一株古树,就代表着一方故土,承载着一段历史,萦绕着一缕乡愁。它们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与发展,更是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在新铺镇东陂村,有一棵受到全村人爱护的古榕树,穿越数百年的历史长河,始终延续着乡土的根脉。
来到东陂村,记者看到,美丽整洁的河堤沿着河岸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尽头,清澈的溪流缓缓流淌而过,一棵参天古树傲然挺立在河堤边上,蓝天、绿树、清水相映成画。走近树下,峥嵘古木清晰可见,繁茂的树枝向天空尽情舒展,浓密的树叶翠绿油亮,粗壮挺拔的树干镌刻着岁月流转的痕迹,更让人直观感受到这棵榕树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村民告诉记者,这是村中现存最古老、最大的一棵树。那么具体有多大呢?村民们拿起卷尺测量起来。
测量结果显示,这棵古榕树直径长达6.13米,围径约18米,冠幅为41.8米*38.3米,足以见得这棵古树之大。
这棵榕树陪伴了村里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树荫下的阵阵清风聆听过许多故事,枝干上的片片绿叶记录下许多孩童时代的纯真。对村民们而言,这棵古树就像一顶巨大的保护伞,世世代代庇佑着整个村庄的平安,盘根错节的根系也成为防止水土流失的天然屏障,守护着这片绿色家园。
据村民介绍,一直以来,大家都尽心尽力地爱护这棵古榕树,让它在饱经沧桑之后依然能够苍劲有力、古而不老。同时,在当地政府的号召和积极带动下,村民们也广泛参与乡村绿化行动,如今的东陂村处处都是绿意点缀、山清水秀。
“世界长寿乡”蕉岭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好山好水孕育万物,各类古树名木的数量也十分可观。记者从县林业局了解到,目前我县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共有407株,其中一级古树1株,二级古树8株,三级古树398株,古树名木共计23科29属35种,主要树种为细柄蕈树、榕树、锥和秋枫等。
古树名木保护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县加快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推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调查,按照“一树一档”建立古树名木图文档案数据库,及时录入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落实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制度,签订《蕉岭县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合同》81份,对每株古树强化日常监测和管养管护工作,并对辖区内407株古树全部完成挂牌保护。
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是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的主要工作之一。当前,我县加快推进绿美蕉岭生态建设,坚持一手抓“护绿”,一手抓“增绿”,持续抓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作,采取“抽针补阔、林窗优化、套种补植”等方式开展优化提升,并积极发动党员干部、乡贤企业及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各项植树添绿活动,凝心聚力共建美丽乡村,实现推窗见景、出门见绿。依托古树名木、红色文化等资源,打造“一镇一示范”,串珠成线、连景成片,建设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接下来,我县将大力实施绿美蕉岭“十大突破”,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加强要素保障,不断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全力筑牢生态屏障,让绿色成为蕉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美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