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全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入选全国典型案例……2024年,我县聚焦县域经济、镇村活力、城乡融合,加力提速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和苏区融湾综合示范窗口,取得明显成效。
沿着205国道从福建省武平县进入到广东省,在梅州“北大门”的蕉岭县广福镇,记者看到双向四车道宽敞整洁,路两旁的花草树木生机盎然,还有智慧停车场、“四小园”镶嵌其中,如诗如画的和美乡村画卷近在眼前。
过去一年,我县以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为契机,瞄准产业振兴、环境提升、艺塑乡村等重点,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位于粤闽交界处的广福镇,借助中铁广投力量,推进省门节点、高速出口、美丽圩镇及示范路段建设,全力打造省际廊道美丽乡村风貌带。
坐落于此的广福园区正加快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和总投资70亿元的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建设。
实施“百千万工程”,县域是关键。在另一边,蕉华产业园区内60多家企业铆足干劲忙生产,项目建设现场同样一派热火朝天施工景象。
在蕉华产业园区南部的食品产业园内,广东穗森实业有限公司正将这里的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穗森实业共生产三大类近20种水产品,以其中一款超小分子团的高端水氢乐为例,这一产品正是依托蕉岭本地富含硒的水资源制作而成。
而园区能够发展壮大不得不提到我县整县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积极探索建立腾挪存量地、盘活闲置地、集聚宅基地、入市集建地“四地”模式,为蕉华园区新增建设用地2000亩,让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坚强要素保障。
在广袤乡村,我县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入股分红模式,以调田、汇田、增田、聚田一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完成集中连片流转100亩以上耕地3.48万亩,导入产业建设大湾区“菜篮子”基地。
在改革赋能下,蕉岭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一个个生动的改革创新案例,让蕉岭城乡医疗、教育、交通、供水等公共服务一体化走在粤东西北前列,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与此同时,我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山水田园,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重点打造“百千万工程”石窟河沿岸经济带。在长潭镇白马村,新打造的旅游节点米香中心,通过盘活闲置学校改造而来,融合了乡村酒店、艺术田园、歌酒田园等新业态,将在春节前进行全面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