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镇村动态
进驻新铺一年多,这支工作队在忙什么
时间:2025-09-01 11:26:13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阳光红利”变为实实在在的增收项目;乡村闲置学校“变身”立体农业基地;烟叶水稻轮作、辣椒玉米轮作解决撂荒复耕难题;暑期研学活动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看世界……第二轮广州市派驻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自去年7月进驻以来,在巩固上一轮帮扶成果的基础上,聚焦新铺镇发展所需、民心所向,专注产业振兴与民生改善,通过精准策略与协同努力,共同绘制出一幅强镇兴村的实干画卷。

  盘活资源种太阳

  农光互补促增收

  从新铺镇象岭村上空鸟瞰,鱼鳞般的光伏板一块接着一块,昔日的撂荒地,早已变身“光伏海洋”,“阳光红利”变为实实在在的增收项目。“随着象岭村、北方村光伏项目相继完工,新铺镇目前已建成光伏发电容量22.5兆瓦,该项目于今年4月30日全部完成并网送电,并网后每年可生产清洁电力2200多万度。”工作队队长温凌麟说,“这是我们为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而积极推动的项目,工作队同时致力于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维护及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乡村‘造血’能力。”

在新铺镇象岭村,昔日的撂荒地变身“光伏海洋”。(丘林强 摄)

  在新铺镇福岭村,一座废弃的村小也由此迎来了“第二春”。走进原福岭小学,光伏板整齐地排列在学校的空地上。整齐的光伏板排列在学校的空地上。走近细看,光伏板下层层稻秆中藏有玄机,一团团白色菌丝正待萌发。“这是赤松茸,目前种了3亩地,教室里还有2000包茶树菇菌包。”蕉岭县福岭村党支部书记、福岭村绿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雄彬介绍,我们采用“板上发电、板下种植、闲置校舍养殖家禽”的模式,利用食用菌喜阴的特性高效利用土地,发展立体农业。除种植食用菌外,还养殖了七彩山鸡、走地鸡、青头水鸭、黑鬃鹅等700多只,带动福岭村村集体增收近2万元。

  据了解,由广州发展集团公司与新铺镇人民政府共同谋划打造的“光伏小镇”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项目通过集约化用地模式整合土地资源,项目规划固定资产总投资2.7亿元,目前共集约土地480多亩,首期项目完成近亿元投资。全部并网发电后,光伏板下土地已全部免租交由镇管国企“众创公司”管理运营。其中,福岭小学占地25亩,每年光伏发电收益为70多万元,板下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全产业链。“土地集约化运营为新铺镇农民每年增加近20万元的租金收入,同时镇管国企众创公司通过场地维护管理新增年收入4.8万元。”温凌麟告诉记者,新铺镇地处粤北生态区,发展经济既要兼顾生态,又要兼顾效益,而利用“光伏小镇”,能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我们工作队还联系了省农科院继续完善《蕉岭县新铺镇循环生态型‘农光互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推动方案落地实施,探索带动各村级合作社利用光伏板下土地种植高品质食用菌、特禽养殖等增收途径,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探索可推广复制的‘农光互补’发展经验和产业发展新模式。”温凌麟说。

  对接湾区菜篮子

  鼓起农民钱袋子

  走进新铺镇尖坑村秀美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排排菌包整齐地堆叠在一起,秀珍菇、茶树菇,层层叠叠,长势喜人……“这个基地是由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投入帮扶资金,将闲置的尖坑小学改造成尖坑秀美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秀珍菇、茶树菇,预计今年产量可达15000多斤,未来将打造成为新铺镇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工作队队员文菲介绍,目前工作队已推动成立以村集体为主导,村委干部、技术骨干参与的新型专业合作社7家,主体产业为丝苗米、食用菌、西瓜、烟叶、百香果、柚果种植等,带动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和村民共同致富。

  “没有产业的农村,难以聚集人气。”工作队成员们深谙此理。通过借助后方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工作队组团单位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引入省级龙头企业——广东彩椒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椒公司”)和广东蕉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辣椒玉米轮作模式解决撂荒复耕难题。“彩椒公司投资建设潘田村400多亩辣椒种植示范基地,直接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今年开始彩椒公司将以农业种植为基础,逐步在新铺镇实施农产品集散中心、食品加工和冷链物流等板块的建设。”工作队队员胡湛英介绍。

工作队引入省级龙头企业投资建设潘田村辣椒种植示范基地。(丘林强 摄)

  在引进产业的同时,工作队更是在科技赋能“百千万工程”上持续发力。为助力农企更好发展,工作队积极协调广东省农科院以及高校科技团队,打造辣椒、食用菌、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产学研综合示范基地,从产供销全链条培育新铺特色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潘田村的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和同福村的勤佳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蔬菜基地均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指定名单。

  除此之外,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发挥资源优势,组织34家企业和行业机构与帮扶地区政府对接,谋划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引进来的企业对帮扶工作充满热情和担当,捐款捐物支持乡村建设的同时,还组织企业科技团队计划为谢晋元纪念馆开发AI讲解员,提出为农户开发智慧养殖系统并无偿捐赠的设想。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队还将消费帮扶作为重要抓手,紧盯重要节日,通过组织参加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展销会、推广活动及各组团单位采购等方式,有效提升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我们积极协调镇属国企‘众创公司’收购本地农特产品进行品牌化销售,形成‘农企种植+国企收购+单位采购’的帮扶链条。”据温凌麟介绍,工作队还充分利用广州发展属下新能源集团的“广发生态时令”电商平台,以及后方帮扶单位资源,拓宽黄金百香果、沙田柚、蜜柚、丝苗米、菌菇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推动更多新铺特色农产品走入粤港澳大湾区居民餐桌。

  教育医疗双发力

  托起乡村大民生

  暑假期间,一场跨越山海的“穗梅同心,筑梦同行”研学活动在广州举行。在工作队的精心组织下,新铺中学近50名师生代表走进广州,开启了沉浸式的研学之旅。此次活动是工作队深化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有力举措。“这次研学活动让我增长了很多见识,也明白了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我将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新铺中学学生丘佳怡坚定地说。

  “本次活动得到工作队组团单位广州公交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未来将继续依托组团单位资源,持续深化‘研学+帮扶’模式,助力蕉岭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同时,搭建更多帮扶桥梁,帮助更多山区孩子走出大山,拥抱广阔世界,让穗梅协作播下的种子,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育人果实。”温凌麟介绍。

工作队组织的“穗梅同心,筑梦同行”研学活动在广州举行。(受访者供图)

  临近开学,新铺中学的校园正悄然发生着变化——800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紧锣密鼓建设中。“此前,与学校沟通联系中了解到劳动教育实践场所严重不足、实践课程难以开展,为改善这一状况,积极向公交集团公司争取资金支持,捐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劳动场景。”工作队队员肖亮辉表示,这一举措得到集团大力支持,基地落成后,学校可依托该基地开展“农耕文化”“生活技能”教育,为孩子们搭建起从课堂到户外、从理论到实践的成长桥梁,也为新学期的劳动教育体系注入新动能。

  除了教育领域的精准帮扶,工作队在医疗民生领域也积极发力。“我们针对新铺镇乡镇医疗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新铺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设备较为陈旧,孕产妇围产检查和新生儿疫苗接种能力较为薄弱,群众就医难、就医远问题突出。”工作队队员文菲表示,针对这一民生痛点,广州市供销总社积极投入帮扶资金购置一批医疗设备,有效缓解村民“就医难、就医远”的困境。

  据悉,此前工作队就积极联系,助力香港爱心人士捐赠的救护车落户新铺镇中心卫生院。此次设备更新也是工作队医疗帮扶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完善硬件设施,卫生院得以开展更多基础医疗项目,切实保障了辖区内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未来,该工作队将持续关注基层医疗需求,协调更多资源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升级,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优质的医疗保障。


  来源:掌上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