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铺金沙村因地制宜,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在大力发展西瓜、蔬菜等种植基础上,引进能人老板发展葡萄产业,持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今年,葡萄园迎来首轮挂果。
走进金沙村金沙鲜果园种植基地,葡萄的果香扑面而来,让人“萄”醉。掀开郁郁葱葱的藤蔓,只见串串饱满诱人的葡萄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不少游客手提竹篮,手持剪刀,在藤架间穿梭寻觅,欢声笑语间,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被轻轻剪下。不一会儿,每个人的篮子里都装满了葡萄。
游客 张女士:看直播了解到有采摘,本身我也比较喜欢吃巨峰葡萄,就过来采摘。我们从梅城过来的,葡萄很甜,带有一点酸,每一颗都比较饱满,很均匀。
游客 张丽芳:看短视频了解到这里有采摘,就在放假时间带小朋友来体验,葡萄可以,很甜、大小都均匀。
据果园负责人介绍,该基地葡萄种植面积共50亩,主要有夏黑、巨峰、阳光玫瑰等品种,虽然今年是第一年挂果,但是效益不错。
金沙鲜果园负责人 廖焕林:从今年的夏黑品种的销售来看,产值还是可以的,亩产量可以达到2000斤左右,批发价格稳定在9块钱一斤。现在夏黑就快卖完了,接下去主要是卖巨峰葡萄,阳光玫瑰也差不多上市了。三个品种平均亩产可以达到1500斤。
目前,基地主要采取“市场批发+进园采摘”的销售模式,除吸引本地游客前来采摘外,基地还与潮汕、惠州等地客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金沙鲜果园负责人 廖焕林:销售模式就是梅州这一带游客来采摘一部分,还有我们就是拿到批发市场,以批发为主。目前还有潮汕、惠州几个客户有联系。
这边游客尽享采摘之乐,另一边工人们正忙着修枝、修果。由于葡萄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管护到采摘都需要大量人力,这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务工村民 邢女士:在葡萄园剪芯、末梢、打除草剂、施肥,上班不远,一天有120元,现在一个月有1000多块钱,比较忙的时候能有3000多元。
金沙鲜果园负责人 廖焕林:我们工作量最大的就是疏果,把果要疏的很均匀,需要工人是最多的。平均每天要10多个人,每天120元,基本上都是周边村民。
近年来,金沙村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引进产业能人发展西瓜、蔬菜、柚果、葡萄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金沙村党总支书记 陈子龙:金沙村的农业产业包括西瓜、蔬菜、柚果还有现在的葡萄。葡萄是我们这两年从福建引过来的老板,共流转了50亩的土地种植。从第一批果销售的情况来看,达到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老板也是有计划明年继续扩大种植,村民也有想自己去种植一批葡萄。
来源:蕉岭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