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素有“水中人参”美誉,以其鲜嫩爽口、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市场青睐。近年来,三圳镇九岭村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引进茭白产业,不仅为当地群众开辟增收致富新路子,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茭”出一幅产业富民的新答卷。
眼下正是茭白丰收的季节。俯瞰三圳镇九岭村,广袤的田野阡陌纵横、绿意盎然,风吹茭叶茭浪层层,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走近田垄一看,只见村民们正手持镰刀穿梭于一米多高的茭白丛中,手法娴熟地割下一株株饱满的茭白,并将其整齐码放在田埂边,为后续的精细分拣、规范打包、预冷保鲜及装车运输等流程做好准备。
据悉,茭白是一种水生蔬菜,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好山好水育佳品,世界长寿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茭白提供了独特的生长沃土。上海练泖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正是看中了这得天独厚的优势,选择在九岭“长寿村”发展茭白产业,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世界长寿乡的自然诗意。
招得来,更要留得下、发展好。记者了解到,在引进上海练泖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后,三圳镇和九岭村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积极主动协调解决企业用水、冷藏保鲜等痛点难点问题,大力推动茭白产业发展。
据了解,茭白种植从前期种植到管护,再到后期采收,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在茭白成熟季,每天可吸纳六七十位村民就近务工。当地村民不仅能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每亩400元租金,还能到茭白田里参与劳作,日收入可达150元以上,真正实现“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双收益。
村民 徐福宁:我们村里种了很多茭白,村民有活儿干,有土地租金,家门口务工不用走很远,比较方便。
这种“产业+就业”的联动模式,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让乡村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接下来三圳镇将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持续推动农用地规模化流转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深挖茭白等农产品的潜力,多元推介“三圳淮山”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积极创建省级地理标志特色镇,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