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镇村动态
看蕉岭如何“点土成金”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行时
时间:2025-04-16 17:00:3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土地,是经济发展之本。寸土寸金关乎着国计,一垄一亩承载着民生。近年来,蕉岭着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产业发展蓬勃兴旺,让全域整治“一子落”,推动乡村振兴“满盘活”,实现良田更加集中连片、山水更加和谐相宜、生活更加舒适宜居。

图片

  化零为整 耕地集中连片整治

  早春三月,万物复苏。新铺镇同福村千亩标准蔬菜种植基地绿意盎然,不时有几只白鹭被这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湿地”吸引,翩翩飞来。

图片

  “这些土地是我们同福村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成果。”同福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艳忠自豪地告诉记者。

  说起土地整治带来的好处,村民曾伟清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我在这里运送青菜,每天有一两百元的收入。还有三亩多田地出租,一年能拿到两千多元。”有工做、有田租,曾伟清感到很满足。

  曾经零碎分散的土地如今变得规整有序,为高质量发展铺平了道路。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耕地面积扩大了,土壤肥力提升了,村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得的收益也实实在在地增加了。

  “以前村里的土地零散破碎,收益低,村民不愿种地,大都外出务工。也没有企业愿意来承包,土地就这样撂荒了。” 曾艳忠介绍道。

  转机出现在2021年,新铺镇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乘着这股东风,同福村党委探索推行调田、汇田、增田、聚田“四田”模式,让“小田”变“大田”,发展农业产业。

  土地集约是难题,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同福村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由村党委担保,动员17个村民小组492户村民将土地“交”给村集体,预集约了土地1000亩。

  这千亩土地,吸引来了企业发展“粮菜轮作”种植。通过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企业,“预集约”变为“真流转”,实现从1400多块碎片土地到8块连片良田的“蝶变”。

  优化布局 探索多元发展路径

  山水依旧,收纳的是蕉岭的绿水青山,腾挪的是合理的产业布局。

  同福村联合周边村,聚集2000多亩土地,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曾艳忠告诉记者,通过打造基地,同福村的土地租金从400元/亩提升至600元/亩,创造了120多个就业机会,带动村民务工,为村集体和农户增收近500万元。

图片

  深耕厚土以待凤栖,破旧立新以铸筋骨。2024年9月,同福村入市成交一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这是梅州市首宗进入公开土地市场交易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国家级试点县,蕉岭已出台的入市配套政策和操作流程的落地实施得到成功验证,入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交易不仅拓宽了集体收入来源,还将导入电商产业,创造联农带农效益。

  经过新铺镇试点探索,蕉岭获省自然资源厅批准全县铺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以腾挪存量地、盘活闲置地、集聚宅基地、入市集建地的“四地”模式,盘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

  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市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打开了其他县区对土地利用布局和利用方式调整优化的思路。

  节地提效 盘活村庄存量资源

  在长潭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同样带来了喜人变化。

  隐于长潭水库碧波深处的百美村,白墙黛瓦的客家特色电梯房矗立眼前。

图片

  “以前村里破旧房屋多,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造成土地闲置。村党支部利用拆旧复垦政策,带动村民拆除危旧房屋6000多平方米,规划建设了2栋电梯房的复初新村。”长潭镇百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展锋说。

  起初,工作的推进并不顺利。虽然这些房子大多空置,但也是村民对家乡的唯一寄托,要统一折旧并退出建设用地,村民们难免顾虑重重。

  “为了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我们开了近20场会议,听取群众的诉求,讲解政策,每场会议都做好详细的记录。”百美村朱仔畲自然村村民理事会会长赖辉拿出厚厚一沓的会议记录本,每一次会议的内容都清晰记录在案。

  开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上门进行沟通协调。“百美村党支部挨家挨户做工作,由党员带头,这才建起了复初新村。”长潭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左伊告诉记者。

  如今,蕉岭全县已形成长潭“复初新村”、新铺“象岭新村”、文福“岌湖新村”和广福叶田 “杨屋新村”4个宅基地改革示范点。(记者:利静荣 黄丹萍 马明 丘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