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坊镇耕地集中连片整治“千亩方”示范区,只见整治后的田地平整方正,新修的三面光圳道、机耕路纵横其间。
蓝坊村村民 陈春香:以前的田凹凸不平,没什么效益,通过平整后,圳道搞好了,耕作也很好。
“千亩方”示范区涵盖峰口、蓝坊、石湖、石中村,通过集约起田地,统一科学规划,实施小田并大田、土地平整、完善水利设施、土壤改良等,全面改善耕作条件。
蓝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丘志平:通过村“两委”干部做好集约土地工作,通过整治,村里原来小块的土地,500块左右整治到70块,总共有200多亩。同时,引进种植大户,增加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还解决了农民劳动力务工问题。 蓝坊村村民 陈春香:我在烟田做小工,每个月有2500左右的收入,田租每年600至700左右。 蓝坊镇党委副书记 王征霖:我们通过村集体收储发包的形式,依托耕地集中连片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镇域内土地实施碎片化整理,将原有1000多块碎田连片集中整理成150多块大田。目前,已完成400亩连片土地整治,吸引三家种植大户进行烟稻轮作。
该项目全面完成后,预计新增耕地面积140亩,规模化种植农田面积达到1200亩,有效解决耕地破碎化、利用低效能等问题,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高思村,鲜绿田园公司种植的首期40多亩西洋菜青翠蓬勃,农户们忙碌其中,采摘第一茬西洋菜,这些西洋菜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鲜绿田园公司管理人 汤绍芳:目前西洋菜的种植效果良好,今年下半年,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在镇村集约土地和实施高标准农田的支持下,鲜绿田园公司在高思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使“荒土地”变成“金良田”。
鲜绿田园公司管理人 汤绍芳:目前公司已在高思片区集约了近千亩土地,打造了药食同源产学研基地、高思梯田休闲观光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高思梯田是公司着力打造的项目,通过油菜花、菊花的种植,打造季节性花海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推动高思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三产融合发展,公司的年产值预计可达2000多万元,在本地创造400多个就业岗位。
同样是八成以上“山坑田”的高场村,经过集中整治,如今已整理500亩耕地,通过引入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大大增加了农田效益。
蓝坊镇党委副书记 王征霖:引进广东芨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展玉米套种白芨项目,不仅解决了耕地撂荒的难题,还带动农户就业增收,同时,芨萃公司也顺利发展为“四上”企业。下一步,高场村将建立起白芨培育试验田、白芨种植示范区、白芨工厂等项目。
蓝坊镇全力用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这个法宝,探索推进“土整+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碎片化耕地集中连片整治,整合拓宽连片产业发展空间。
蓝坊镇党委副书记 王征霖:推动毛竹、“药食同源”蔬菜、南药白芨等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促进一产接二连三,三产融合,逐步实现“农民有增收、村集体经济有增加、企业有效益”,绘就蓝坊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画卷。(记者:利静荣 摄像:刘海夫 古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