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镇村动态
产业兴 环境美 农民富!蕉岭县聚力推进
“百千万工程”,描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时间:2025-02-13 15:00:27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新春的气息还在寿乡大地萦绕,勤劳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了起来:蓝坊镇高思村的西洋菜在清澈的山泉水的滋养下长出嫩绿的叶子,迸发出勃勃生机,菜农数着日子准备采摘;而在长潭镇白马村,米香中心已启动试运营,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环境细节的最后调整……

  过去一年,蕉岭县紧扣融湾入海、几何中心、规划先行、改革创新、产业振兴、环境提升、艺塑乡村,全力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加快建设苏区融湾综合示范窗口,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蕉岭将动员全县上下抢抓机遇、攻坚突破,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加快建设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蕉岭实践。

  走进蓝坊镇高思村西洋菜种植田,群峰环绕的连片山间谷地,一亩亩西洋菜绿意盎然。每隔十几分钟,自动喷灌系统就会喷洒出一片水雾,滋润着蔬菜茁壮生长……“我们计划种植200亩西洋菜,目前种下了40亩,长势良好。这些菜50天一个采摘周期,一根苗可以活四五年。”梅州市鲜绿田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张纸荣说,他们邀请了清远阳山种植西洋菜的技术能手过来这边指导种植。1.jpeg

  据介绍,这里种植的西洋菜将输送到香港,“为达到供港标准,我们不对蔬菜施肥、打药,采用流动的山泉水种植,手工采摘长度不超过22cm的菜”,张纸荣对在高思村发展西洋菜产业充满了信心,他告诉记者,高思村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水质好,无污染,非常适合西洋菜种植。

  张纸荣信心的背后是镇村对其的鼎力支持。在蓝坊镇的指导下,高思村向村民集约了田地,用于打造高标准农田,打造好后租给企业,村集体和村民都有田租收入,村民还可以在基地打工,实现企业发展和村民增收的双赢。

2.jpeg

  同样是蓝坊镇,在其与南磜镇的交界处,毛竹资源丰富,两镇联手,打造竹海公园示范点,是蕉岭县打造的三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之一。

  据悉,该示范点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的主题,聚焦“林下种植”特色,突出“竹+药”“竹+菌”科研示范、毛竹丰产林和笋竹两用林培育、毛竹林+康养+文旅、“以竹代塑”精加工等重点建设项目。同时,充分利用竹林优美的风景资源和穿越竹林中的栈道,开展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

  “目前竹山集约已基本完成,竹山情况已全面摸排并规划抚育类别,待第三方逐一现场勘探,同时精品游线已初步拟定,待逐项完善细节,项目各参与方已正式进场施工,道路开辟和硬底化建设正加快推进。”蓝坊镇干部王焘说,首期竹产业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竹山集约、基础设施建设、竹林提升改造等,重点打造笋竹两用林、丰产竹林抚育示范区和竹旅融合精品游线,多渠道盘活利用原始竹林,因地制宜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未来,蓝坊镇将探索推广“竹下有笋、林中有菌、桌上有菜、村中有客”的竹旅融合发展模式。待竹海公园示范点建成,游客可行至竹林氧吧观赏竹浪随风起势,竹梢摆幅形成连绵的绿色波涛,农户在竹下采摘菌菇,增收致富……

3.jpeg

  春节假期,蕉城镇龙安村三姓堂小公园成了小朋友玩耍的新去处,以前这里还是一堆残垣断壁,如今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口袋公园。“2024年初,我们镇对这里进行清拆,保留了祠堂,拆了猪舍、茅草房等四五百平方米,然后种上了草皮、香樟、桂花等,也对周边的民房进行外立面风貌提升,大家都很欢喜!”蕉城镇干部薛焱鑫说。4.jpeg

  在距三姓堂小公园不远的圣堂下自然村,杂货店的店主梁阿姨看着自家的店面被粉刷一新难掩欣喜之情,“以前我们都是裸露的红砖墙,碰到这么好的政策,政府帮我们刷了白墙,十分高兴!之前路面电线像蜘蛛网一样,现在也弄得很整齐了,店里的顾客都变多了!”

5.jpeg

  稻田村庄相互映衬,乡村环境干净整洁,丝苗米产业蓬勃发展,乡风文明浸润心田。漫步在蕉城镇龙安村,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自入选首批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以来,龙安村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风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将典型村培育建设的“施工图”干成“实景图”。

  省际交界处建设彰显广东形象。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蕉岭县以省际交界省门为重点,统筹资源要素,突出广东标准、梅州元素、蕉岭特色,因地制宜推进省际美丽廊道和省际边界镇村建设,全力打造“百千万工程”成效示范窗口。

  来到广福镇粤闽两省交界处,只见焕然一新的省门门楼赫然矗立,两侧店面亮丽规整,沿线双向四车道的柏油路宽敞整洁,道路两旁绿意盎然,智慧停车场、网红打卡点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群众纷纷点赞。“对省门的提升改造,让环境变得更优美了,很多人来这里打卡,周边的饭店人气也旺了,带动了很多生意,土特产特别热销。有这么好的环境,可以供大家休闲、娱乐。”叶田村村民钟金仁说。

  农房“穿衣戴帽”展新颜、屋顶统一“平改坡”,“四小园”点缀其中……2024年以来,广福镇紧抓中铁广投助力典型镇村建设机遇,聚力开展风貌提升,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对省门周边、205国道沿线和圩镇主街“一横一纵”示范路段进行风貌提升,进一步美化路域环境,打造“福”满彩溢的省际美丽廊道。

6.jpeg

  来到位于白马村的米香中心,兼具传统客家建筑元素和现代气息的民宿展现眼前,灰瓦白墙,院落式布局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米香中心是利用已闲置的白马小学空间进行生态化改建,打造成集蕉岭米香产业展示、客家山歌文化体验、研学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空间米香中心。

  “米香中心是我们整个石窟河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先行示范点。目前是做研学基地,而且我们里面设置了一定的住宿跟餐饮功能,接下来我们会整合当地的水资源、丝苗米以及米酒等农产品进行包装升级并对外推广。”米香中心项目负责人钱长根说,未来,他们会把蕉岭的长寿文化、本地的特色产品推送出去,引流珠三角、周边城市的客源,增加蕉岭的旅游人气,拉动本地居民的经济发展。

  “当前,蕉岭正在白马村、新泉村和龙安村探索建设乡村产业社区,以产业为核心,串联石窟河沿岸各类资源节点,努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高质量发展。”蕉岭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县将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立足社区功能定位,强化党建引领,抓好丝苗米、毛竹、蜂蜜等特色产业发展,串起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全力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实现集体收益与村民收入互促互进、共同提升,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产业社区建设。

  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蕉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2024年8月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的工作方案》以来,蕉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谋划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组织编制《蕉岭县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实施方案》,从该县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出发,制定近期、中远期和远期目标,加快蕉岭县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全面激发县镇村发展活力、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探索独具蕉岭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我们计划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各镇多点开花,统筹推进县城更新和乡村再造工作。同时加大培育典型镇村,因地制宜打造休闲旅游景点、观光线路、特色镇村和农林景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村(点)等,形成串珠成链的景观风貌。”蕉岭县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梅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