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新铺镇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以腾挪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和农用地规模化流转经营为重点,提升完善“四田”“四地”等工作法,深化农村“三块地”集成改革,推动向存量要增量、向集约要空间,形成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城乡融合、区域平衡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典型样板。
来到新铺同福村,千亩标准蔬菜种植基地映入眼帘,只见田间绿意盎然,蔬菜长势喜人,工人们忙碌采收。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以前这里存在耕地碎片化、土地撂荒等问题。“小田”变“大田”,这一变化发生在2021年新铺镇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后。村里抢抓改革机遇,坚持土地“集中、连片、增效”,积极探索推行调田、汇田、增田、聚田“四田”模式,引进了勤佳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发展农业产业,大大提升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工人 李银玉:就近就业,每天有120块工钱,加班费另外算,对老年人来说是相当好的,能挣点钱用又能顾到家庭。
走进象岭新村,一幢幢风格统一、具有客家特色的新民居让人眼前一亮。围绕“腾挪拓空间,入市兴产业”思路,新铺镇探索建立腾挪存量地、盘活闲置地、集聚宅基地、入市集建地“四地”模式,切实提升农村建设用地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水平,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新铺镇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改革攻坚,以腾挪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和农用地规模化流转经营为重点,围绕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理、生态空间修复、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乡村产业布局和导入,提升完善“四田”“四地”“四治”等工作法,深化农村“三块地”集成改革,完善“亩产论英雄”政策体系,加强产业用地全周期管理,推动向存量要增量、向集约要空间,形成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城乡融合、区域平衡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典型样板。目前,该镇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5895多亩,推动水田垦造约1200亩,修复山水生态472公顷,腾退建设用地158亩,完善辖区灌排系统20余公里,修复红色革命遗址11处,推动了15公里生态碧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