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圳镇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安全监管,根据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的规定,结合我镇食品和相关产品生产单位总体情况和日常监管实际,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检查对象
辖区取得生产许可证的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取得登记证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下简称食品小作坊)。
二、检查方式
结合日常监管、专项工作、有因核查、组织对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食品小作坊实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方式为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飞行检查等。
三、检查重点
(一)重点检查企业类别。按照工作安排,结合实际,重点检查类别主要有:酒类、米粉类、糕点、包装饮用水、粮食加工品等食品生产单位;屡次监督抽检发现不合格产品的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较为突出的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两超”较为突出的食品生产企业;媒体曝光或投诉举报集中的食品或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单位;标签标识问题较多的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加工单位。
(二)监督检查要点。
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要点:依照《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有关检查要求,并重点加强生产环境条件、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标签和说明书、食品安全自查、信息记录和追溯、委托生产等方面监督检查。
食品小作坊监督检查要点:重点加强生产加工环境、生产工艺、原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等方面监督检查。
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检验要点:依照《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梅州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的管理办法》有关检查要求,并重点加强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资质、从业人员管理、生产环境条件、设备设施管理、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包装标识、贮存及交付控制、出厂检验、产品追溯和召回、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方面监督检查。
(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大中型企业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等各项管理制度,按要求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按要求配备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强化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设立调整、履职的全过程管理。督促小微型企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真实完整实施记录、提升食品安全员执行力。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强化风险防控能力;督促企业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有效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建立并实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整改自查中以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通过“粤商通”APP在线提交食品安全自查情况。督促小作坊的每日、每周强化全过程管理,持续保持生产加工过程合规。
四、检查安排
检查范围为获证的食品生产单位与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单位,并将往年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较为突出的生产企业列为重点检查对象,且监督检查频次应达到食品生产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有关规定要求。
五、检查频次
全面实施风险分级分类监管,食品生产单位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年现场检查分别不得少于1、2、3、4次;其中食品小作坊参照企业风险类别实施管理。可根据企业监督抽检不合格、举报投诉和舆情事件等情况实施动态调整,要结合辖区监管资源和监管能力,对较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优先于较低风险企业的监管。对本地区消费量大的、食品安全风险较高、投诉举报较多、监督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和单位,应适当提高监督检查力度。
六、工作要求
(一)将监督检查计划向社会公开,及时汇总监督检查信息,分析监督检查结果,查找突出问题,开展食品安全状况评估。
(二)强化问题整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整改,同时引导企业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真实完整实施记录、提升食品安全员执行力。
(三)加强监督检查信息化建设,记录、归集、分析监督检查信息,加强数据整合、共享和利用,完善监督检查措施,提升智慧监管水平。
附件:1.三圳镇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名单
2.三圳镇辖区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名单
3.三圳镇辖区食品加工小作坊名单
附件1:
备注:根据《广东省食品药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
(一)A级风险:调味品、饼干、罐头、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蔬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淀粉及淀粉制品、其他食品等食品生产企业。
(二)B级风险:粮食加工品、薯类和膨化食品、油脂及其制品、饮料、糕点、方便食品、冷冻饮品、速冻食品、水果制品、蛋制品、水产制品、豆制品、蜂产品等食品生产企业。
(三)C级风险:食用油、肉制品、乳制品、酒类、特殊膳食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生产企业。
(四)D级风险: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食品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