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广福镇依托“世界长寿乡”品牌优势,围绕“党建+产业”模式,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打造出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走进位于广福镇叶田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看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新鲜木耳,远处长满“黑色花瓣”的白色菌棒整齐“站队”,“队伍间隙”自动化洒水配套设备一应俱全……木耳菌棒就像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在田间排列组合成共同富裕的“摩斯密码”。目前,木耳基地种植面积约22亩,预计产值将超90万元。
据悉,黑木耳当年生、见效快,是一个“短平快”产业,带富增收能力很强。为保证木耳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叶田村联合南方长寿生物科技公司,按照“菌棒统一采购、生产统一组织、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的规范标准进行精细种植。
同样,在广育村黑木耳扶贫种植基地,一排排晾晒架上铺满了黑木耳,它们沐浴阳光,渐渐收缩,再被装袋,销往各地。据悉,村里一共种植了约10亩10万棒黑木耳,不仅辐射带动广育村1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和管理,实现"家家有产业、人人能就业、户户能增收",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积蓄动力和产业支撑。
接下来,广福镇将以党建引领为全面抓手,把食用菌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充分借助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资源优势,深化食用菌菌种科技研发,提升菌种质量和产量。同时,建立健全完整产业链,推动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基地建设,延伸产品附加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