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镇村动态
唤醒“沉睡田” 稳农促发展
——蕉城镇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纪实
时间:2022-05-24 11:08:23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为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住农业基本盘,蕉城镇在保障现有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情而异、分类施策、精准推进,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让“沉睡”土地重新焕发活力。

  经2月份逐地逐户摸排,全镇撂荒地总面积559.26亩,撂荒原因主要为耕地集中在山地,农机通道、水利设施差,易受野生动物侵害,或是沼泽地不具备耕种条件。经过1个多月的全面动员和部署推进,截至4月底,已复耕283.75亩,其中3个连片15亩以上图斑37.01亩全部复耕,超额完成阶段性复耕复种任务。


  挂图作战,当好“拓荒牛”

  为加快推进撂荒耕地整治进度,确保现有耕地应种尽种,蕉城镇多次召开专题会探索有效治理撂荒举措,成立蕉城镇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以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形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制定《蕉岭县蕉城镇2022年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充分利用镇班子成员驻村直联工作机制,紧盯目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将责任压实压细,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有序进行。与此同时,加强督办,镇领导、镇纪委、镇农业组不间断到撂荒点实地督办,督促各村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想方设法、全力以赴、按时按质完成撂荒地复耕复种。


  强化宣传,做好守耕人

  在整治前期,共发放近7000份宣传资料,充分利用海报、宣传单、横幅等形式,提高群众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的重视度和法规政策的知晓率,营造浓厚的粮食生产氛围。并根据前期无人机航拍、田间测绘等方式摸排的撂荒图纸,进一步理清撂荒面积、位置、撂荒年限、撂荒原因、土地所属关系,对照整理,建立撂荒信息台账,主动与群众沟通交流、改善生产条件,引导农户自主复耕复种,或采用租赁、代耕代管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


  积极探索,村企结“粮”缘

  蕉城镇立足实际,分类破解因土地零碎、劳动力缺乏、村民耕种收益低等原因造成的撂荒难题。对小面积分散的撂荒地,鼓励农户自行复耕;对相对连片却因无劳动能力等原因撂荒的土地,通过实地权属调查取证、上门动员,打破户与户的界限实现土地串联,并引导无劳力农户将土地托管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最大可能实现撂荒土地大面积的流转使用,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如陂角复耕28.83亩,其中由种粮大户集约种植水稻27亩。并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新型经营主体给予扶持,对流转撂荒复耕15亩以上的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及肥料物化补贴等方式进行补贴,激发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耕地流转,让撂荒地释放活力。

  陂角村复耕前_副本.jpg

未命名_副本.jpg

  抢抓时节,撂荒地“满绿复活”

  为确保完成今年撂荒耕地复耕任务,蕉城镇抢抓春耕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动群众开展生产互助,并借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倾斜完善撂荒地块基础设施建设,整修机耕路,完善撂荒复耕地的排灌配套设施。与此同时,引导农户因地制宜种植水稻、大豆或者玉米等农作物发挥土地最大效益,如龙安村复耕36亩沼泽地,种植莲藕、玉米;高畲复耕151.36亩,其中种植玉米10亩、油菜141.36亩。积极协调农业、供销等相关部门做好化肥等生产资料供应,开展红火蚁培训及发放三期早稻主要病虫防治意见海报400多份,做好播种、施肥、除虫等技术指导,确保不误农时。

  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接下来,蕉城镇将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动态掌握撂荒耕地复耕情况,完善耕地管养机制,让农村“沉睡的土地”真正活起来,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