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镇村动态
“竹产业”提质增效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1-12-21 10:44:09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年以来,我县为做大做强毛竹产业,扎实推进南磜蓝坊毛竹产业发展基地和皇佑笔林场基地两大毛竹基地建设,进一步激发竹产业新动能,以“竹+”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在南磜镇皇佑笔林场省级毛竹产业发展基地,记者看到,一条崭新的竹钢栈道盘旋穿越在竹海中,自动喷淋系统密布林间,连片南药和食用菌已在毛竹林里实现规模化栽培。时下,竹下种植的食用菌已经长出来,工人们正忙着采摘。

  村民:这种是大球盖菇,现在我们摘了十来天了。

  基地负责人 陈锋:蕉岭现有资源很丰富,县政府领导重视,组织了去外地考察学习,发现毛竹产业是可以把它作为蕉岭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据了解,我县有毛竹面积15万亩,为全面加快毛竹产业发展,进一步解决毛竹林资源全面退化、失管、经营模式单一、经济效益低迷的问题,建设南磜蓝坊毛竹产业发展基地和皇佑笔林场基地,将打造集培育竹材、竹笋、林下复合经营以及竹林康养、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新型毛竹产业基地,唤醒15万亩的毛竹资源,扎实推进蕉岭毛竹产业做大做强和多元化发展。

  南磜镇党委书记 汤媚萍:根据我县提出大力发展“长寿乡中乡”全线开花的“寿韵蕉岭精品游线”的目标,我镇计划在白水村打造120亩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产业发展为一体综合性毛竹产业园。

  南磜镇白水村委会主任 阮煜祥:以前比较单一,靠竹制品不是深加工,是粗加工,现在在镇党委的带领下,大力发展毛竹林下经济种植。

  皇佑笔林场省级毛竹产业发展基地采用“政府+科技+企业”的形式进行建设,通过探索,建设“竹+菇” 、“竹+药”示范基地120亩。在竹林空隙重点发展竹荪、大球盖菇、黑鸡枞等适合在当地种植的菇类以及黑老虎、巴戟天、白及等南药。通过示范点打造,“以点带面”充分调动群众和村委会参与竹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大力发动群众参与竹下经济种植。

  基地负责人 陈锋:我们林下根据气候来去种植不同产品,我们现在种植竹荪,这个时候种植大球盖菇、黑皮鸡枞菌,还有南药,整体要集约万亩以上,目前集约了差不多一万亩。

  村民:全部南磜本地人,摘了一个多月了,一天130元。摘菇、割草。

  村民:竹林下开发种了很多菌,很好,增加我们农民百姓的收入,又有工打。一个月能有几千元,大家都很高兴,有活干。

  目前,随着我县毛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涌现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毛竹企业、专业合作社,毛竹产品虽然以竹制品为主,但毛竹林下经济产品已经蓬勃兴起,推动了我县毛竹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南磜镇党委书记 汤媚萍:借力升级毛竹产业园的发展建设,引进竹制品加工企业,创造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村民收入,将毛竹产业打造成我县的支柱产业、长青产业、幸福产业。(梅州台 首席记者: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