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镇村动态
千年古镇 魅力新铺
红色蕉岭行
时间:2021-08-16 09:32:12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千年古镇,魅力新铺。近年来,新铺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突出区域特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千年古镇新铺,位于蕉岭最南端,生态环境良好、矿产资源丰富,下辖21个村委会及1个社区居委会,是赣粤古驿道(水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从商贸繁荣的熙攘声中走来,穿越过峥嵘的红色革命岁月,如今正焕发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在滨水公园的中心广场,有一抹“英雄红”令人肃然起敬。修建的百米红色文化纪念长廊,向人们诉说着1927年7月蕉岭县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至1949年5月蕉岭县解放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光辉的革命斗争故事。据了解,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新铺镇还涌现出多位英雄人物,譬如长江村的开国少将曾鉴修、油坑村的革命烈士张宏昌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新铺镇宣传委员 宋雪丹:围绕“一廊二馆三址四故居”的总体布局,把尖坑、长江串珠成链,深入挖掘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融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农事体验游、休闲娱乐等多种元素,描绘一张“万绿丛中一片红”新蓝图。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近年来,新铺镇坚持强基层打基础,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领航力,以“党建红”助力乡村振兴,让红色党建在千年古镇绽放多彩光芒。

  走进潘田村,有一抹“光伏蓝”令人眼前一亮。据介绍,自建了这个光伏电站,潘田村不仅胜利摘掉了省定贫困村“帽子”,村民们还拔掉了“穷根”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更“照亮”了乡村振兴路。

  潘田村党总支书记 林晓黎:我们村建设了村级光伏电站,现在全面实现了并网发电,是我村的主导产业,一年下来收入增加有五万多元,能更好地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潘田村村民 邓俊峰:真心感谢党委、政府,又出钱又出力建了光伏电站,帮助我们解决了就业和收入的问题。现在,我们兜里有钱了,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在美丽的石窟河畔,一座兼具现代气息和客家风情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蕉岭新铺乡村振兴创业第一站。这里,不光是人才、产品、服务等资源聚集地和网红打卡点,还是创新创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更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新铺镇党委副书记 谢志玉:乡村振兴第一站作为新型农民创新创业一站式、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能够发挥人才、产品、服务等资源聚集和交通便利优势,在促进商贸、汇聚人才、创新发展和带动创业等方面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是新铺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走进尖坑村,有一抹“稻田绿”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素有“粮仓”之称。夏末初秋,千亩稻田为尖坑村披上了绿装,成群结队的白鹭在空中舒展身姿,好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

  尖坑村党委书记 曾桂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动和帮助农户科学种植、学习新技术等,大力发展“一粒米”产业。

  尖坑村种植大户 曾梓健:以前种的是普通的水稻,品质也比较一般,没什么竞争优势。现在引进了丝苗米以后,开展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成本减少,效率也提高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牢牢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近年来,新铺镇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富硒资源和生态优势,积极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巩固壮大丝苗米、黄坑茶、甘蔗、矿泉水等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主引擎”。

  既要产业旺,也要乡村美。新铺镇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极开展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突出抓好205国道、新油线、新平线“三线”沿线环境提升和节点建设,以线带面,致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在象岭村,有一抹“素雅白”令人流连忘返。一幢幢特色新民居拔地而起,白墙黛瓦、风格统一,承载着村民们的“安居梦”“幸福梦”。

  象岭村党总支书记 刘友宏:发挥党员和村民理事会的引领作用,充分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不少村民出钱出力、共建家园,形成了“党建引领、规划先行、以点带面、村民参与”的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整体工作模式。

  象五小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 钟世先:都统一规划做过了,很烂的断墙残壁都没了,做了新房子,旧貌换新颜,环境越来越靓。

  “旧貌换新颜”的不仅仅有美丽乡村,还有那古色古香的圩镇。伫立新铺大桥边,那一抹“古韵黄”令人遐想万千。依托古镇文化,新铺镇打造了集“绿水、青山、富商、乡旅”于一体的圩镇景观带,形成千年古镇特色旅游长廊。

  村民 黄雨娴:我们新铺圩镇这几年变化非常大、翻天覆地,以前就脏乱差、摆摊的到处占道经营,现在古镇改造搞得很漂亮,古色古香,有古镇的风范。新铺圩镇每年都会举办“七月半”大型美食文化节,圩镇的文化得到了传承,我们的生活比以前有滋有味多了。

  革命火种生生不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千年古镇,活力与希望、乡愁与梦想交织,齐心唱响魅力新铺乡村振兴“交响曲”。

  新铺镇党委书记 王裕胜:下一步,我镇以“五抓五力”建设为统领,抓牢组织振兴,充分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增强党建“引领力”;抓好美丽圩镇,推动滨水新区建设,焕发古镇“新魅力”;抓实产业振兴,通过全国全域土地综合试点等试点项目,不断盘活土地资源,增强致富源动力;抓强人才振兴,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第一站的人才集聚作用,增强智慧“凝聚力”;抓活文化振兴,围绕新铺镇“一廊两馆三址四故居”总体布局,赓续红色血脉,增强精神“渲染力”。(记者:朱清婷  摄像:李育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