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蓝坊镇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打好“长寿牌”、念好“山水经”,厚植生态人文优势,变“短板”为“潜力板”,乡村振兴激活新动能、焕发新活力,勾勒出“生态康养在蓝坊”的美丽画卷。
蓝坊镇,是长寿乡中乡。这里,山清水秀、竹影婆娑、风景迷人、瓜果飘香。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健康长寿。
走进峰口村百香果种植基地,饱满圆润的果实坠满藤蔓,果香弥漫……据介绍,2017年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峰口村依托当地自然禀赋,精心谋划种植百香果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村集体”模式,致力打造“一村一品”。经过四年多来的“励精图治”,目前该基地种植规模已经达到105亩,亩产量由原来的1500斤提高到2000斤以上,效益可期。村民们都说,百香果是他们的“致富果”,不光鼓起了“钱袋子”,还可以务工挣钱增加家庭收入。
峰口村党总支书记 林品顺:下一步还想扩大种植规模,农户也愿意把田转让出来。一亩田产量两千斤,按照现在批发价每斤3元计算,有两万多元的收益。相较于山村400元一亩的地租来说是60倍的收益,这个是十分值得推广的,能给村集体和农户创造更大的收益。
村民 游小腾:对我们来说,一个好处就是务工很近,家里能顾得上;第二就是务工一个月有3000元左右收入,收入多了家里也能搞得好些。
峰口村百香果种植基地的产业发展只是蓝坊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产业兴旺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蓝坊镇充分依托“长寿乡中乡”品牌,不断培育壮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大力发展一棵笋、一瓶蜜、一杯茶、珍稀食用菌、百香果、金柚等绿色富硒农产品,加快推动以休闲采摘、创意农业、农耕体验、健康养生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业,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绿色生态,是一张最靓丽的名片。一直以来,蓝坊镇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规划引领进行“微开发”,突出节点建设、生态主导,提升村庄配套服务,打造康养宜居村落。
沿着“长寿乡中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一路走来,你会发现,沿途联动“峰桥溪韵”“十里梅廊”,示范村、试验点串珠成链,形成了绚丽多姿的乡村风景带。
位于石湖村的高磜青檀园,20多棵青檀古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周围蝉鸣鸟语,流水潺潺。踏着蜿蜒步道徐徐前行,高磜瀑布映入眼帘。一动一静交相呼应,景色空灵秀美,宛若世外桃源。
石湖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主任 江庆喜:石湖村充分利用本身青檀古树资源,通过政府主导、理事会牵头、群众共同努力,把青檀古树园变成今天大家“吸氧”的好地方。
游客 温翠芬:来到这里,空气很好,环境也很好,很吸引人。平常有空也会带小孩多走走、多看看,感受大自然的美,有益身心健康。
蓝坊镇还以青檀古树景观为核心,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微整治”“微提升”建设寿乡客栈和深林民宿,打造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大乡村氧吧。同时,充分利用长寿乡精品路线服务起点的有利位置,构建具备环境整洁、服务功能完善、经济繁荣、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活动中心。
蓝坊镇副镇长候选人 曾劲锋:下一步我们将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建设以青檀古树园为核心的四小园,突出绿色生态理念;丰富党史长廊的内容,突出红色文化和党建文化;在村史馆周围继续完善休闲娱乐的设施,推进康养产业和精品民宿,融入乡土文化,发展全域旅游。
此外,蓝坊镇还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扎实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大力实施圩镇“微改造”,全力提升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旧貌换新颜。同时,依托资源禀赋,悉心打造长寿乡中乡美丽乡村风景带。
蓝坊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林丰:立足资源优势,通过古树群的“微开发”、溪峰河的“微提升”,还有我们农房风貌的“微改造”,联动我们美丽圩镇创建,青檀古树园、传统古村落,还有我们龙潭旅游圈的开发,将我们示范村、试验点连体升级,全力构建集乡村休闲,康体养生、红色体验于一体的乡村风景带。
固本强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今天的蓝坊镇,矢志不渝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书写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好”、脱贫成果“巩固好”、富民产业“发展好”、美丽村镇“建设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好”的精彩答卷。
蓝坊镇党委书记 郑康文: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利用好获评省级长寿乡精品游线的有利契机,以美丽圩镇的提升和建设为起点、以石湖高礤的森林民宿和康养民宿为抓手、以龙潭村的天然氧吧作为有利平台,发展好禅茶文化和做好生态产业,最终实现长寿乡中乡的整体提升,实现我们“灵山秀水有禅意、生态康养在蓝坊”的目标。(记者:涂伟艳 摄像:丘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