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镇村动态
蕉岭革命斗争的“领头雁”张宏昌
蕉岭红色故事
时间:2021-08-05 09:05:09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每个时代都不缺乏英雄,如今的岁月静好,离不开往昔革命烈士的英勇奋斗与牺牲。我县作为原中央苏区县,涌现了不少革命烈士,咱们今天去新铺镇油坑村,听72岁的老人张鼎康讲讲革命烈士的故事。

  【司法局原副局长  张鼎康:这本书就是我写的。因为我从小就在宏昌小学读书,就听了很多他的革命故事,受他的事迹感染,我出来工作以后,我就从各方面收集他的资料,后来退休后就花时间把它编出来。】

  张鼎康老人口中的他是谁呢?那就是在蕉岭的革命斗争中却起到了“领头雁”作用的张宏昌。

  【司法局原副局长 张鼎康:革命烈士张宏昌1902年出生于蕉岭县新铺镇油坑村,他家境清贫。1921年在新铺公学毕业后,就到文昌小学任教。一年后考入公费的广州师范就读。1924年秋张宏昌毕业。毕业后受党的指派到饶平县一中任美术教员,同年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张宏昌在饶平时名为张碧光,以画师的身份为掩护,与汕头地委派来的省农协特派员一起开展工作,深入到上饶区各地开展农运活动。

  【司法局原副局长 张鼎康:发动农军1000多人攻打饶平县城,旗开得胜,夺取了政权。不久,“八一”南昌起义军到达大埔三河坝一带,张宏昌就带领46人到三河坝会见起义军,从朱德手里领枪46支,改善了武器装备。】

  装备得以改善,饶平县从各区、乡赤卫队员中精选了200人,成立“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独立第十四团”(简称饶平十四团),任命张宏昌为团长。十四团成立后根据上级指示,配合“八一”南昌起义军撤退转移,在张宏昌等人的组织指挥下,上饶农军及群众2000多人再次攻打饶平县城,取得胜利,革命声威大震。可在此之后,国民反动武装对赤区进行全面围剿,十四团处境困难。

  【司法局原副局长 张鼎康:1928年1月,反动武装全面“围剿”。十四团处境十分困难,研究决定暂时解散,隐蔽待机行动。1928年2月,张宏昌回到家乡蕉岭县新铺镇油坑村。】

  回到油坑后,张宏昌以革命者的姿态出现,团结进步青年,点燃革命火种,宣传革命理论。他发动石灰工人成立“石灰工人工会”,在村里成立农会、建立赤卫队,与封建地主、土豪劣绅展开斗争、发展党员成立支部、召开党员会议,改选中共蕉岭县委员会,出任书记等都是张宏昌回到蕉岭后所做的事情。

  【司法局原副局长 张鼎康:那时候,武装队伍已经发展到了40多人,有30多支枪,以油坑为据点,成立了东江(蕉岭)红军独立营,张宏昌任营长,会合了从梅县畲坑方面过来的同志30多人,一起到梅县白渡开展革命活动。】

  1929年5月1日,蕉岭保警队头子丘哲夫出动100多人,汇合白渡、新铺、三圳等地的反动武装,一齐向油坑扑来,进行联合“围剿”,因敌众我寡,张宏昌等即率部突围,以三坑、黄沙坑为立足点,发展新根据地,突破国民党反动武装的“围剿”。然而,张宏昌在一次查哨时,被新入伍的队员误伤,7月,张宏昌身负重伤后秘密转到文福医治时,却被反革命分子告密,被捕入狱,壮烈牺牲,时年27岁。

  如今,张宏昌故居遗址因年久失修,已完全倒塌,但在村里,却有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小学。张宏昌年纪轻轻献身革命,值得他们后人铭记。

  【张宏昌的侄子 张国元:张宏昌我们叫大伯,我们是他的侄子,是我们无论老幼学习的榜样。】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张宏昌烈士的英名值得青史流传。(记者:梅州台、蕉岭县融媒体中心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