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作为原中央苏区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基因,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我们《民生视点》栏目组推出蕉岭红色故事系列报道。这一期讲述发生在三圳镇东岭村三山的蓝坊肚战斗。当年,那里发生过什么,又留下了什么呢?今天随着摄像镜头一起去看看留在那里的红色印记。
山路弯绕,四周尽是崇山峻岭,经过近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了三圳镇蓝坊肚战斗纪念园,只见纪念园建在坡度较为陡的地方,这里当年是什么模样呢?
讲解员 钟芸瑶:这里的话就是我们蓝坊肚战斗的指挥所,像我们这边看到的,当时他们就在这里进行一个休整,同时部署相关战略。
蓝坊肚战斗纪念园的讲解员钟芸瑶告诉记者,这里的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九年,1949年7月,胡琏兵团残部被我南下大军追击,一路往南逃窜。16日,因胡琏兵团残部数千人马从新铺那边窜扰进犯蕉岭,四处搜寻蕉岭县党政机关。
讲解员 钟芸瑶:黄戈平同志率了部队从平远那边翻过铁山嶂来到蓝坊肚这边休整,然后此前由刘雨舟所率的九团二连,还有新铺区中队100多人也在这一带活动,而饶仁珊所率的200多人也来到了蓝坊肚这边。
三支队伍共三百多人(梅州公学一批学生)会合三山蓝坊肚,为方便统一指挥,黄戈平代表梅州地委召开了四团、九团负责人会议,组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代号为“长江”,由黄戈平担任总指挥,饶仁珊和刘安国负责军事,刘雨舟负责政治部的工作。
讲解员 钟芸瑶:到18日晚的时候,黄戈平等人就研究、预测胡琏兵团残部可能会从平远方向跟踪来袭,并命令全体人员在我们蓝坊肚这边进行休整,并在屋背高山顶和屋前设置了岗哨。
然而,没想到的是,19日,东岭的反动分子窥探到独九团和四团已转移到三山蓝坊肚,随即秘密到县城向胡琏兵团残部通风报信。
讲解员 钟芸瑶:到20日的时候胡琏兵团残部派出两路人马,从蕉城那边进犯,一路到达东岭的榕树村,另一路则从台塘苍楼村到榕树,并在榕树设置了指挥部。两个队伍在上径村汇合,汇合后又分两路从鹞子寨龟子窝两个方向来袭击我们军。
红色故事讲到这,讲解员便带着记者上山,去看看发生在东岭村革命历史的“见证者”——一个锈迹斑斑的弹头。当年在这里发生的蓝坊肚战斗中,这枚手榴弹投出来时没有爆炸,就镶嵌在了树干上。
讲解员告诉记者,当年就是在这里,我军与胡琏兵团残部发生了激烈的战斗。而也是在这里,作为地委秘书长、一支队政治部主任的黄戈平壮烈牺牲,年仅29岁。
讲解员 钟芸瑶:他与后卫部队撤退到半山腰的时候,敌人机枪扫射过来,我们伤亡惨重,牺牲三四十人,受伤被捕二十多人而黄戈平同志也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在距离手榴弹不远处的山腰处,分别屹立着黄戈平烈士和蓝坊肚战斗烈士纪念碑。岁月悠悠,历史留痕。如今,三圳镇紧紧抓住第二批“红色村”党建示范点的契机,将东岭村打造成综合性、活态化的“红色村”。
讲解员 钟芸瑶:三圳镇着力打造了蓝坊肚战斗纪念园,总体的话有蓝坊肚战斗指挥所、哨所,还有黄戈平烈士纪念碑、蓝坊肚战斗烈士纪念碑以及红色战斗遗址。比较全面生动地展现了当年蓝坊肚战斗的一个战况。
今年6月,蓝坊肚战斗纪念园向市委党史研究室申报第二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其中还包含了一座革命历史纪念馆。在距离蓝坊肚战斗纪念园约九公里外,崭新的蕉岭县(东岭)革命历史纪念馆由村里的小学改建而成,馆内不仅记录着发生在蓝坊肚战斗的红色故事,还陈设有烈士名单和重要革命先烈的事迹简介。
讲解员 钟芸瑶:纪念馆还介绍了当时盐路的发展历程,还有在三山蓝坊肚战斗的一些情况以及当时的战场遗址等内容。实物的话主要有一些当时的借粮票据等东西。
峥嵘岁月,是今天不可多得的财富。如今的东岭村早已换下了“旧装”,村里随处都能见到“红色”。作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东岭村成了不少党员群众了解革命史实的“打卡点”。
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美好的生活一直都在路上。(梅州台记者 蕉岭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