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不美,关键看环境。近年来,我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乡村按下“美颜键”,既有“颜值”又有“气质”、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村民乐享宜居宜业新生活。
走进蓝坊镇峰口村,一条长约3.5公里的溪峰河穿流而过,绿水长流,鱼翔浅底。改造加宽的桥梁、风格独具的休闲栈道、新建的人行廊道、配套的美化绿化亮化……打造出“峰桥溪韵”特色景观。
蓝坊镇峰口村村民:风景好,在这里休闲一下。
蓝坊镇峰口村村民:现在这里环境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坐在这里很舒服,心情舒畅。
在石湖高磜,20多棵罕见品种的青檀古树群挺拔葱茏,最古老的树龄有500多年、最高达30多米。蓝坊镇充分利用这些古树资源,投入约280万元进行“微开发”,建成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青檀园。
记者 张雯:漫步在这个天然氧吧,不仅可以欣赏奇特的古树美景,而且一呼一吸间都是满满的负离子,让人心旷神怡。
蓝坊镇石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江庆喜:青檀园没有改造之前是杂草丛生的溪坝,通过政府主导、理事会牵头、群众投工投劳、乡贤筹资打造以后,变成本村村民休闲,外地游客前来“吸氧”的天然氧吧。
据悉,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蓝坊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微改造”厚植生态优势,将示范村、试验点串珠成链建设宜业宜居的美丽家园,绘就“长寿乡中乡”秀美画卷,并成功获评“广东省长寿乡中乡精品游线”。
蓝坊镇副镇长 王志均:通过古树群“微开发”,溪峰河“微提升”,联动“峰桥溪韵”、铺就“十里梅廊”、打造深林民宿、打造党史宣教点,全力构建集乡村休闲、康体养生、红色体验于一体的乡村风景带,全力打造“世界长寿乡中乡”美丽名片。
蓝坊镇的美丽蜕变,只是我县全域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全域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程,示范推进205国道沿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和黑臭水体治理,加快完善乡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景区化”改造,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打造“长寿乡中乡”美丽乡村精品游线路、石窟河寿乡画廊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乡村面貌实现大变样,既有“颜值”又有“气质”、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村民乐享宜居宜业新生活。(记者:张雯 摄像:何伟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