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寒露节气:防寒润燥 固肾养阴
时间:2025-10-10 09:38:3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此时气温显著下降,露水更冷,接近凝结成霜,故称“寒露”。中医认为,寒露是人体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重要过渡期,养生应注重防寒保暖、滋阴润燥。

  寒露时节,秋深露重,气候干燥凉爽,人体易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裂、大便干结等“凉燥”症状。医生建议,饮食上应遵循“滋阴防寒、润肺生津”的原则,适当增加温热补益之品。

  

  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主治中医师 王谷:饮食宜温润防燥,多吃芝麻、核桃、银耳、百合、蜂蜜等滋阴润肺之品,可制作芝麻糊、冰糖炖梨等食疗方;适当进食牛肉、鸡肉、生姜、大枣等温补食材,增强体质,预防寒邪入侵;同时应避免生冷油腻,少食生冷瓜果、冷饮及肥甘厚味,以免损伤脾胃,加重体内湿寒。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此时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早晚寒气袭人,应注意及时添加衣物,尤其老人、儿童及体弱者更需防寒保暖。

  

  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主治中医师 王谷:要重视保暖,尤其注意颈部、腹部和足部保暖,可佩戴围巾、穿长袜避免受凉;建议睡前热水泡脚,用水温40℃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加入少许生姜或艾叶,可温经通络、增强免疫力。

  寒露时节草木凋零,秋风萧瑟,人易情绪低落、精神疲惫。中医认为“秋主收敛”,此时应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过度思虑,宜静养心神。

  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主治中医师 王谷:可通过阅读、冥想、听舒缓音乐等方式安神定志;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柔和运动,有助于气血流通,但不宜过度出汗;多晒太阳,选择上午阳光温和时段晒太阳,有助于提升阳气、改善情绪。
  

        寒露是秋冬交接的关键时期,人体阳气内收,医生建议,大家可通过按摩关元穴、摩肺俞穴、涌泉穴等,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疾病。(记者:罗鸿璋(见习)摄像:丘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