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18日,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成功举办。9月17日,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设计国家现代产业学院院长熊晓明、表界面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年委员会主任熊海峰以及高级工程师罗世翊三位业内顶尖专家受邀到我县企业开展考察调研,围绕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协同创新及人才培育展开精准对接,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智力动能。
当天上午,熊海峰、罗世翊来到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蕉岭分公司,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会的形式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研发流程与技术创新成果,听取了碳排放技术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难题,并针对瓶颈问题,提出了极具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解决建议。
专家组指出,塔牌集团根据国家“3060目标”战略要求,在碳排放问题上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及规划。建议企业要进一步拓宽能源利用渠道,积极推进节能减碳工艺设备的升级换代,通过实现生产精准控制来降低能耗。同时,推动政府政策与碳市场价格机制形成有效联动,拓展碳减排技术的规模化应用空间,提升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表界面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年委员会主任 熊海峰:通过参观塔牌公司的先进实验室,我发现他们的实验设备以及检测设备是属于世界前沿的,特别是响应现在国家的号召,都有更进一步的更新。通过交流,我们发现了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企业将来能够跟我们国家全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高校更进一步的联系,增强相互的了解,促进企业更进一步发展。
当天下午,熊晓明走进广东固特超声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了研发实验室,随后,召开交流座谈会,听取全数字自适应超声电源技术攻关所取得的成效和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熊晓明认为,固特超声股份有限公司在研发平台建设和技术攻关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搭建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他强调,要夯实相关理论基础,构建跨学科的创新思维模式,在数字锁相环技术的速度和精度之间寻求完美平衡,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机制,加大技术人才引进力度,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此次活动不仅为企业搭建了与专家直接对接交流的优质平台,更通过“一企一策”的精准把脉方式,为碳减排技术、数字锁相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瓶颈指明了破解方向,为企业转型升级绘制了清晰的发展路径,注入了持续创新的战略动力。
据悉,“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专项行动自2023年启动以来,已组织了众多院士专家参与,开展了多场校园科普行和企业对接行活动,充分发挥了院士专家的优势,助力粤东西北县域高质量发展。(记者:林佳 摄像:申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