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将尽,开学在即。轻松愉快的假期模式即将切换至忙碌的学习状态,不少学生正面临“开学焦虑”的困扰,那么该如何调整状态,快速收心,以积极的状态迎接新的学期呢?老师来为大家支招。
暑假期间,学生可自由安排时间、参与多样娱乐活动,长时间的松弛状态让不少人在重返校园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易困倦等“假期后遗症”。要想无缝衔接校园学习生活,教师建议学生在开学前制定“预习”计划,通过梳理学习重点、熟悉新知识,以主动、积极的心态做好开学准备,为新学期学习开好头。
县人民小学教师 陈凌琳:对照作业清单逐项查,难题先自琢磨,实在不会标记好,开学问老师同学。简单翻阅新学期课本,做知识衔接,消弭新知识陌生感,为开学学习铺好路。参与家务劳动,打扫屋子、洗碗煮饭、洗衣整理书桌,锻炼动手能力,增强生活自理力,还能体验劳动乐趣,培养责任意识。 告别假期,关键在于“收心”。家长在开学前这段时间应引导孩子减少娱乐时间,特别是电子产品的使用,可通过收拾文具用品、制定学习计划、购置书籍等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潜移默化地提升其对开学的期待感。同时,逐步调整作息,让孩子早睡早起,提前适应开学后的节奏,避免入学后出现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应。
县人民小学教师 陈凌琳:思想上要告别暑假模式,提前3-5天按上学时间定闹钟如7点起、10点前睡,白天不赖床、晚上少碰电子设备,让身体适应“上课节奏”。家长可结合孩子个性、兴趣与学习目标,一起定详细可操作计划,分配每日学习时长,规划薄弱学科提升方案、课外阅读目标,让新学期学习方向清晰。关注孩子开学焦虑、抵触,耐心听想法,多鼓励给积极暗示,聊校园趣事、约同学见面,唤起校园美好回忆,减轻恐惧。 新的学期,不仅需要调整作息,更要关注饮食的合理搭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开启新学期的学习之旅前,要先从饮食做起,为大脑补充足够的营养。
县人民小学教师 陈凌琳:饮食清淡为主,少生冷油炸,多吃山药、小米健脾,梨、银耳润燥,别“突击进补”伤肠胃,搭配跑步、跳绳等锻炼,促循环、提精神。 对于新入学的孩子,校园是一个充满未知的环境,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家长可以带孩子提前熟悉校园环境,一起购买新文具,通过富有仪式感的准备活动,点燃孩子对开学的期待感和归属感,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县人民小学教师 陈凌琳:对于一年级新生,家长要多陪伴沟通,提前带孩子适应校园周边环境,讲讲小学有趣的课程与活动,比如丰富多彩的社团、有趣的手工课。入学后,要引导孩子规律作息、整理文具,鼓励他们主动交朋友,遇到困难找老师,帮助孩子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社交节奏。(记者:于涛 李宗庭(见习)摄像:丘颂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