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伏天将至,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期间,将特制的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借助夏季阳气旺盛的特点,可以驱散体内寒湿、增强免疫力。近日,县中医医院正式启动2025年“三伏贴”治疗服务,前来贴敷的市民络绎不绝。

加强伏当天,记者在县中医医院传统疗法区看到,前来接受传统“冬病夏治”疗法的群众早早地就排起了长队,医护人员正有序对前来就诊的群众进行相应穴位贴敷,并叮嘱他们注意有关事项,确保诊疗效果达到最佳。
市民 古女士:带老人家和3个小朋友来贴,小朋友主要是调脾胃,前两三年会咳嗽,我自己也是贴了3年之后不会咳嗽了,小朋友就换治脾胃的来贴。老人家膝盖不舒服也是过来贴,贴了也比较好了。 市民 谢女士:小朋友本来鼻炎比较严重,去年贴了有效果,所以今年继续带小朋友来贴。 小朋友 罗屹鑫:去年也贴了“三伏贴”,鼻炎感觉好多了。 据了解,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而“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中运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它选择具有治疗性、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饼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使药物由皮肤进入穴位,再经过经络气血的运行,到达相关脏腑,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作用,对于过敏性鼻炎、关节炎、脾胃体虚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同时可调整机体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黄新琴:三伏天灸疗法是我们中医院开展了十多年的一个传统项目。是在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利用一些具有温热效应的药物贴敷在人体,起到一个驱寒补阳的作用。所以,它比较适合一些虚症、寒症的一些人群。比如说,一些常年会容易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慢性肠胃炎、怕吃生冷食物的这些人群,颈肩腰腿痛这些寒性疼痛患者,以及一些亚健康人群,都比较适合贴敷三伏天灸疗法。 “三伏贴”虽然疗效显著,但针对不同的人群有相应的贴敷要求,在贴敷前需先辨别体质、疾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贴敷后要保持贴敷部位干燥,若出现灼烧、刺痛等不适应症状应立即取下药贴。
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黄新琴:因为药物属于一个温热的刺激性药物。贴敷以后,可能皮肤上会有一个灼烧感。如果觉得灼烧感比较疼痛的时候,我们要提早取下敷贴药物。如果会起水泡的话一般会自行吸收。在贴敷以后尽量不要吹空调、对着冷风吹,不要喝冷饮、凉水,不要吃高蛋白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比如海鲜、烧鹅这些。 而在县中医医院护理门诊,记者发现候诊区也坐满了前来体验火龙灸的市民。诊室内,医护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火龙灸疗法的操作,特有的药材清香味弥漫着整个空间。医护人员告诉记者,火龙灸有调和阴阳、行气破瘀、拔毒散结、驱寒利湿、通督止痛的功效,也是在“三伏天”冬病夏治的一种极佳养生方式。
市民 汤女士:今天是第一次来做火龙灸,我一直比较喜欢中医这方面的治疗,刚才我做完之后感觉很轻松,出了很多汗。火龙灸疗法在三伏天可以祛湿。 县中医医院护理门诊主管护师 曾肖萍:扶阳火龙灸具有调节阴阳平衡、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如果有类风湿、颈椎病、关节炎还有腰椎盘突出的患者,或者是有痛经、宫寒、月经不调的患者,都可以到我们护理门诊来试一下。时间就是跟我们的三伏贴的时间是一样的。 据了解,近年来,县中医医院在药材选用、辨证施治和就诊流程等方面全面提质升级。在医疗方面严把药品质量关、采用严格制药工艺,确保疗效最大化。同时,在保持传统中医特色的基础上,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真正实现了“让技术多跑腿、让患者少走路”的就医新体验。
县中医医院副院长 王雁:我们对“三伏贴”所用药物严把药品质量关,根据中医“冬病夏治”传统理论,针对冬季常见且适宜夏季预防治疗的疾病,精选好了白芥子、细辛等辛温走窜、透皮吸收好的药材,有严格的制药工艺,确保疗效最大化。在选穴上,由我们资深中医师团队根据病种、病情辨证取穴、直达病所,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记者:于涛 李宗庭(见习)摄像:丘颂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