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在蕉岭,解锁“人城产”融合的理想生活
时间:2025-04-27 10:09:59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导向的城镇化模式,是传统城镇化的升级版。从基础设施完善到公共服务提升,从特色产业发展到城乡融合推进……我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扩容、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努力探索一条“人城产”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特色路径。

蕉岭县探索“人城产”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特色路径( (1).png

  走进蕉城镇桂岭新区,宽敞整洁的柏油道路畅通无阻,一栋栋住宅楼错落有致,学校、医院、综合体一应俱全,在新区的边缘,还规划了新的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工人文化宫等,其中工人文化宫已经动工建设。

图片

图片

  县工人文化宫施工负责人 陈时:现在主要是三通一平、水电等方面前期的工作,接着就准备进行桩基础施工,应该2026年5月份左右就可以完成。

蕉岭县探索“人城产”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特色路径( (5).png

  桂岭新区是我县“一带六片区”中老城品质提升片区的一部分。我县结合当地资源、特色,以石窟河为带,规划了长潭长寿康养片区、数字小镇——城西片区、镇山休闲度假片区、老城品质提升片区、高铁新城服务片区、蕉华现代产业片区等6个片区。

  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曾秋香:规划至2035年,全县常住人口规模达到2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城镇人口达到16万人。

蕉岭县探索“人城产”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特色路径( (7).png

  在蕉城镇高铁新城服务片区,新建好的广州小镇十多栋住宅楼里,入住了400多户受“6·16特大暴雨”影响的全倒户,来自南磜镇尚田村的何庆章就是其中之一。从受灾群众到县城市民,他的身份和生活都有了转变。

  市民 何庆章:在这里开了个店,环境十分好,房子质量很好,交通又十分方便,老家农村的环境和在这里没得比。

蕉岭县探索“人城产”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特色路径( (8).png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为了让进城的农民尽快适应,当地通过就业驿站、招聘活动、租金优惠等为这些新市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创业支持。

  蕉岭广州小镇物业经营部部长 赖刚:人社局、广州番禺的一些帮扶单位,联系了差不多20多个工作单位,提供了上百个岗位,为业主提供工作的机会。对周边的店铺租赁,采取了一些针对业主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家积极创业。
市民 肖郁剑:现在有工作,有店铺,感觉生活有比较好的向往,都是比较好的发展,感觉是挺好的。

图片

图片

  与此同时,我县还积极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并以广州援建小镇规划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学校、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让大家享受同等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

  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曾秋香:以已经建好的广州小镇为中心,拉通南沙体育馆到县人民医院这一纵的蕉阳大道,然后再围绕已经建成的横二路再延伸,去建设规划好的横一路和横三路。目前上半年会推进的是蕉阳大道,还有就是广州小镇周边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接下来还要建设的就是高铁站前广场。

蕉岭县探索“人城产”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特色路径( (11).png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我县充分发挥原中央苏区、生态发展区、省际边界合作区“三区叠加”政策优势,探索出“城镇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在打造“蕉岭版丽江”的同时,引导群众从空心村、易受灾区域和闲置宅基地向县城、圩镇、产业社区、安居小镇转移,首批已有序引导近1500人进城,有力加快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当前,我县各级各部门形成强大合力,想方设法让更多农民想进城、能进城、住得下、过得好。

  蕉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谢淳晖:蕉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全力以赴做好武梅高铁蕉城段、站前广场和进站大道、九年一贯制学校、205国道东移改线、蕉阳大道等国家、省重点项目、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近2000亩土地要素保障,扎实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广东梅州蕉华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部副部长 谢李华:重点推进蕉华园区二期标准厂房、智慧产业平台标准厂房、广州番禺(蕉岭)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今年规上工业产值超过 20 亿元,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0个以上,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来源:梅州台 蕉岭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