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食用野菜须谨慎 别让“尝鲜”变“尝险”
时间:2025-04-27 09:59:27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春季是各类野菜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因不当食用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春天常见的可食用野菜有香荠菜、蒲公英、枸蒲穗、鱼腥草等,然而有些野菜与有毒不可食用植物很相似,单从外观上难以辨别,一不小心就可能误食中毒!例如:

  断肠草:其毒性物质钩吻碱是一种极强的神经毒,可直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毒潜伏期短,一般在口服数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呼吸麻痹、眩晕、言语含糊、肌肉弛缓无力、复视、视力减退、咽喉灼痛、吞咽困难、腹泻腹痛、口吐白沫、恶心呕吐等。

  毒蘑菇:误食毒蘑菇引发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常见剧毒蘑菇种类有白毒伞(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粘盖包脚菇等。

  野菜、野果:如毒芹与水芹、化儿草与血皮菜等,误采误食后引起中毒;有些野菜、野果也含有微量天然毒素(如:蕨菜、桐油果),如果烹饪不当或一次食用量过大也会引起中毒。中毒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多见,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

  大自然生长的野菜并不属于“绿色食品”,其生长环境有可能已经被污染,甚至沾有农药、杀虫剂等,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其营养也并不会比我们栽培的蔬菜更高,食用有风险,不要擅自挖取。(记者:李宗庭(见习) 编辑:丘颂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