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样板,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会人员表示,将用好土地整治关键一招,以“一子落”激活乡村振兴“满盘棋”,实现良田更加集中连片、产业更加多元兴旺、山水更加和谐相宜。
土地,是经济发展之本。寸土寸金关乎着国计,一垄一亩承载着民生。来自乡镇的代表表示,将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等,提升空间功能与价值,破解农村产业用地难题,积极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样板,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县人大代表 文福镇党委书记 陈子建:优化产业布局,按照“规模连片、整村推进”思路,构建“村集体+家庭农场+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做好辣椒、蔬菜、柚果等“土特产”文章。融合丘逢甲故居、丘成桐祖居文化底蕴,深入开展农村风貌提升、“三线”整治、绿化美化等,建设田园综合体。 列席人员 新铺镇镇长 涂伟文:全力推进石窟河流域耕地保护集聚区的谋划和实施,推动“千亩方”建设,加快“小田并大田”和耕地提质增量,助推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推进危险区域群众的安居安置,盘活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建设用地等资源,打通宅基地退出-土地整理-综合利用的路径,破解乡村地区建设用地难题。 列席人员 蓝坊镇镇长 刘宇:继续深入实施“千亩方”建设,招引国企进驻,集中运营管理发展现代农业;同步开展千亩林地集约利用,推进林下南药种植和毛竹产业发展。充分盘活空闲率高、基础设施差、散而小的建设用地,通过增减挂钩等政策工具形成用地指标,全力保障产业发展用地需求。 立足“土”资源,突出“特”优势,延伸“产”链条。来自乡镇的代表表示,将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丝苗米、毛竹、蜜蜂、辣椒等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持续加强地理标志运用,多措并举提升我县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赋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县人大代表 南磜镇党委书记 汤媚萍:一是立足资源优势,夯实一产基础。集约竹山2万亩以上,打造丰产林抚育示范基地、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竹林下种植示范基地。二是延伸产业链,做强二产加工。新改建竹制品粗加工厂房和竹笋制品加工厂房建设,发展竹纤维、竹炭、竹建材、竹食品等新兴加工业。三是融合文旅业态,激活三产潜力,打造竹林观光、竹海徒步、竹林康养等特色项目。 列席人员 三圳镇镇长 黄锦坤:充分依托省市场监管局帮扶支持,加快推进省级地理标志产品展示平台建设,广泛宣传、多元推介“蕉岭绿茶”“桂岭蜂蜜”“蕉岭冬笋”“三圳淮山”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创新“地理标志产品+产业集群”发展路径,与农业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助力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蕉岭模式”,带动村民、村集体、用标企业等实现扩源增收。(记者:于涛 朱清婷 李宗庭(见习) 摄像:丘颂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