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清明节气:疏肝健脾 防风祛湿
时间:2025-04-10 09:00:31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清明是春季第五个节气,既是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也是春季养生的重要节点。中医认为,清明属“木”主肝,肝气随春日渐盛,易引发情绪波动、脾胃不和等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养生呢,一起来听听医生的建议。

  清明时节阳气升发,气候多变,人体易受湿寒侵袭,情绪波动较大,医生建议,养生需注重调整好起居作息和春捂防寒。

  县中医医院针康科副主任 黄新琴: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顺应阳气生发。要遵循“上薄下厚”原则,重点保暖腰腹、下肢及头颈。女性还要避免过早穿裙装,以防关节受寒;外出可戴帽子或丝巾,抵御风邪。清明多雨,居室需常通风,保持干燥。我们南方湿气重,可放置除湿剂或点燃艾草驱湿,避免湿邪困脾引发乏力、腹泻。

  清明祭扫时别过度悲伤。如情绪不好,可通过倾诉、听音乐或春游转移注意力,还可通过穴位按摩和运动和调解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县中医医院针康科副主任 黄新琴:可以按揉行间穴2-3分钟,可以清泻肝火,缓解烦躁,还有劳宫穴按揉2-3分钟,可以清心火,改善血液循环。 另外踏青、放风筝等休闲运动可舒展筋骨,疏解肝郁。慢跑、健走等和缓运动有助于稳定情绪,改善心肺功能。

  中医认为,清明时节饮食方面要注意清肝健脾,慎食发物。

  县中医医院针康科副主任 黄新琴:食物忌酸宜温,可以多吃时令蔬菜如荠菜、菠菜、芹菜,搭配山药、薏米、白扁豆等健脾祛湿。推荐食谱荠菜粥,杞菊猪肝汤,慎食海鲜、羊肉、白酒等发物,以免诱发旧疾或过敏。寒凉伤胃的食物如冷饮亦需节制。(记者:罗鸿璋(见习)摄像:丘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