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此时天气寒冷。做好大雪养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为来年的良好身体机能做好储备。那么,我们该如何养生呢?一起来了解下。

随着大雪节气的到来,天气变得寒冷了起来。天气寒冷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和支气管痉挛,进一步引起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医生介绍,大雪节气养生最重要的是防寒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尤其要做好头部、胸部、腹部、脚部等易受寒部位保暖措施。外出时最好戴口罩、围巾、帽子等,以减少体热流失。

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医科医师 刘美琴:大雪节气气温显著下降,应注意防寒保暖,外出增衣戴帽,头部不注意保暖,寒气会使血管收缩,容易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还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体内阳气,可能引发心脏病和胃肠病。脚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径最长,而足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大雪节气是冬令进补的大好时机,适度进补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抗寒能力等,可以把营养物质转换成能量在身体里储存,为来年的良好身体机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医科医师 刘美琴:饮食要以增加热能为主,可用甘温之品,如羊肉、牛肉等肉类,搭配一些滋阴固肾的食物,如腰果、芡实、山药、白果、核桃等。此外,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要多吃一些,它们不仅可以滋阴补肾,还可以抵抗寒冷,润肺生津。另外,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鲜枣,猕猴桃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除冬燥。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规律,此时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和调整阴阳平衡。
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医科医师 刘美琴:我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晚起。上班族“晚起”可能比较困难,但要尽量早睡、不熬夜。清晨寒冷的刺激会引起血压明显升高,易诱发心梗、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因此提醒老年人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进行晨练。晨练不宜过早、房间要保持通风、保湿。

此外,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紧张的情绪,增强体质。
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医科医师 刘美琴:冬季时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活跃气血、舒展筋骨、增强体质,起到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在具体项目的选择上,我们应该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导致大汗淋漓,冬季锻炼最好不要过早,晨练应在日出后进行,可选择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运动。尽可能减少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对抗类运动。对抗类的运动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如果热身不充分极易引起关节及各软组织的损伤。(记者:李宗庭(见习) 摄像:丘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