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为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我们一起来上好这节防溺水“必修课”,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五、他人溺水如何施救?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8点要知道:
1.检查反应
拍打双肩,观察溺水者是否能说话,是否有眨眼和肢体活动。
2.呼叫援助
呼喊求援,拨打120,并获取除颤仪(AED)。
3.开放气道
侧头迅速清理口鼻内的泥沙水草,仰头提颏开放气道。
4.判断呼吸
5—10秒内观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如溺水者存在自主有效呼吸,应置于稳定的侧卧位(恢复体位),以免因呕吐导致气道窒息。
5.人工呼吸
如果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样呼吸应尽快给予2—5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确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运动。
6.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对人工呼吸没有反应者,立即开始30:2的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7.使用AED
迅速擦干胸前皮肤,AED开机,并按照语音提示操作。
8.重复ABCD步骤
重复CPR与AED操作直至120专业人员到达,如患者出现明显肢体活动则停止CPR并检查呼吸是否恢复。如呼吸恢复正常,将患者置于侧卧位。用保温毯给患者保暖避免失温,并持续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六、万一溺水如何自救?
①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②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③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④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脚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记者:郭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