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白露”节气后需防秋燥解秋
时间:2023-09-12 09:50:25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白露过后,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大,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适应,那么如何化解呢?一起来听听医生的建议。

  白露是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由于天气逐渐干燥,人们也容易出现口干舌燥、鼻咽不适、容易疲劳等秋燥、秋乏之症状。医生提醒,处暑过后,要注意及时补水润燥,滋阴润肺。

  县人民医院中医师 李雪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根据四季的气候特点和阴阳变化进行调养身体的重要原则。我们秋季养生主要原则是润肺,可以通过摄入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或者药物来帮助调整秋季干燥所带来的身体不适。

  在起居方面,由于秋季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

  县人民医院中医师 李雪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尽量争取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中午适当小憩片刻也有助于缓解疲乏的状态,这样可以让人保持充沛的精力,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此外,秋天的保暖也至关重要。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适当运动,以利于收敛阳气。

  县人民医院中医师 李雪健:穿衣要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可在早晚天气较于凉爽时,选择慢跑、登山、做操、散步等轻松平缓、活动量小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排除夏季郁积在体内的湿热,提高抵抗力,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奠定御寒基础。(见习记者:邓煜韬  摄像:丘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