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时节,这也意味着冬季的开始。立冬后,阳气潜藏,阴气盛极,日照时间逐渐缩短,气温逐步下降。医生提醒,立冬养生应遵循“冬藏”的原则,饮食要温补有度,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
俗话说“冬季进补,上山打虎”。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天气转寒,调整饮食、增加热量是寒冷气温下御寒的方法之一。医生建议,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脾胃功能,食用一些热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但进补不能盲目,应把握好度。
医生表示,“温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进补前可先“除燥”,饮食中可挑选银耳、莲藕、木耳、梨、柑橘类水果及各种新鲜蔬菜等进行搭配,以避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出现烦躁、阴虚火旺等症状。
“寒从脚下起,风从颈后入。”立冬后,人们如果不能应时增添衣被,进而感受寒邪,会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发生或加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关节等部位的疾病,因此冬季防寒非常重要。医生建议,要“早睡晚起”,在添减衣物的同时,尤需重视关键部位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