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县不断强化中医药建设,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倾斜力度,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网络,打通中医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惠及千家万户,进一步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走进三圳镇卫生院,一块“中医馆”牌匾悬挂其间、惹人注目,质朴的棕色招牌搭配上古色古香的中式装饰,浓浓的中医药氛围令人仿佛置身古代医馆。在这里,不仅有传统的“望、闻、问、切”,还有电脑中频治疗仪、中药熏蒸机等多种中医特色诊疗服务,能够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村民李先生:中药熏蒸的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病变、骨质增生各方面效果都十分好。通过治疗,我腰椎这一块的效果治疗最为明显。
三圳镇卫生院中医科执业医师 李金勇:我们南方气候潮湿,像骨质增生、膝关节病变、腰椎间盘病变等这些都容易发作。通过来中医馆治疗以后,可以缓解病人们的疼痛,行走、睡眠等方面也得到改善,不会影响到他们平时的生活质量。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我县在8间乡镇卫生院和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有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的中医馆,并且配备多种中医诊疗设备和能够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方法的中医工作人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不仅如此,我县还投入5000万元,全面完成全县69间具有客家元素和中医药特色的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延伸服务网络。在三圳镇九岭村卫生站,这里的中医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拥有中医理疗床、智能艾灸仪和火罐等诊疗设备,乡村医生也积极参加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村卫生站中医药服务能力。由于距离近、特色服务多,“中医阁”深受群众欢迎。
同时,我县还以县中医医院为依托,在全县8家镇卫生院、69个村卫生站配备了具有中医体质辨识、慢性病管理功能的“互联网+健康管理机”,为群众免费提供血压计、血糖仪、健康机器人等检测服务。
据悉,2017年以来,我县投入中医药事业经费达3亿多元,围绕“以县中医医院为中医药服务龙头,镇卫生院为中医药服务重要枢纽,村卫生站为中医药服务网底”的建设目标,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三级网络,有效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日前,我县获评2019-2021年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接下来,我县将强化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投入中医药健康产业,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与科技转化,努力开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擦亮“世界寿乡·富美蕉岭”健康品牌。(首席记者:于涛 记者:朱清婷 摄像:丘颂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