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浏览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三伏天酷热难耐 养生重在祛湿健脾

发布时间:2023-07-27 09:33:07
来源:本网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高温湿热的气候容易给人带来诸多不适和健康问题。在漫长的三伏天里该如何养生,成为许多市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一起听听医生怎么说。

Still0726_00003.png

  炎炎暑天,许多人都喜欢整日躲在空调房中,长时间待在寒湿的环境下,一不小心就容易患上“空调病”。医生提醒市民,三伏天应避免贪凉,空调和风扇的使用都需适度。

  县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刘梦映:夏季其实是容易着凉的季节,人长时间吹空调的话会导致湿邪入侵,易造成脾胃受损、排汗不畅,形成夏季感冒。因此要控制待在空调房里的时间,早上可以开窗保持通风。同时,从我们中医角度提倡晚睡早起,在三伏天要尽量保持每天6-8个小时的睡眠。

  中医认为,通过适当的运动进行排汗,可以促进体内阳气生发,达到发汗解表功能,起到透里疏通、清热的作用。医生提醒,如果外出运动,要尽量避免中午时段,并做好措施预防中暑。

  县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刘梦映:我们尽量避免高温的户外活动,选择活动量比较小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之类的运动方式。出门要做好防护,避免晒伤以及中暑,如果出现中暑的情况就要及时去就医。

  三伏天气温高居不下,此时人体容易出现因出汗过多而导致电解质流失的情况。医生建议,适当饮用淡盐水可以帮助调节体液平衡,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县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刘梦映:温度过高,机体失水多,要及时补水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但是我们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分少量多次补水,必要时还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

  此外,三伏天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可通过中医理疗方法预防或治疗一些慢性疾病。

  县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刘梦映:可以通过三伏贴、热水泡脚、艾灸等方式来调理身体,从而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

  中医讲究“时令养生”,认为“脾主长夏”,三伏天正是长夏时节,容易因沾染湿热之气而困脾伤脾,导致胃口不佳或肠鸣腹泻。因此,当下是护脾、健脾、治脾的重要时期,饮食方面宜以清淡为主。

  县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刘梦映:三伏天比较炎热,空气中湿度高,我们体内消化酶分泌得少,食欲也会变差,因此要求我们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适当多吃瓜果蔬菜,比如黄瓜、苦瓜、西红柿等,我们中医还认为可以进食绿豆、冬瓜等清热解暑的食物,有助于养生。(首席记者:于涛 见习记者:罗洁云  摄像:丘颂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