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浏览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逃生有诀窍 避险有攻略

发布时间:2021-05-13 08:52:11
来源:本网

  5月12日是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遇到突发灾害时,我们又能怎么做?一起来了解下。

  如何应对强对流天气

  在强对流天气即将来临时,市民应时刻关注当地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雷雨天气时,市民不要靠近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大树下躲雨,避免在高山顶上使用手机,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冰雹天气时,如在户外活动,市民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大风天气时,机动车和行人应减速慢行,注意观察,避开围板、广告牌、棚架等搭建物。

  如何在汛期做好防范工作

  市民应注意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预警信号,恶劣天气时尽量避免出行,不在流水中行走。暴雨来临时,应关闭门窗,防止雨水进入屋内。一旦进水,市民应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如住所出现严重水淹,千万不能游泳逃生,不能攀爬带电的电杆、铁塔,远离倾斜电杆和电线断头。同时,家长、学校应对孩子进行防溺水“六不”安全防范教育(不私自下河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人的陪伴下或者无老师带领情况下下河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私自下水施救),提高孩子的汛期安全意识。

  如何在火灾中自救

  遇到火灾,市民应保持镇静,必须穿过火区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身处楼层中,寻找逃生路一般向下不向上。如果楼梯或门口被大火封堵,楼层不高时,市民可利用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等制成绳索,通过窗口、阳台、下水管等下滑逃生。楼层高,其他出路又被封堵时,市民应退到室内关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用湿布料、毛巾等封堵着火区方向的门窗,并用水不断浇湿,同时进行呼救或用手电筒、白布摆动发出求救信号,绝不可乘坐电梯,也不可贸然跳楼。(记者:赖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