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浏览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客家清明习俗:祭祖扫墓 品尝艾粄 登山踏青

我们的节日

发布时间:2021-04-06 09:18:59
来源:本网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那么在我们客家地区,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呢?

  在客家地区,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祖扫墓。每逢清明节,大家会带上“三牲”,即鸡、猪肉和鱼等祭品到祖先坟前祭祀。

  【县作家协会主席 曾志雄:我们客家人在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祭祖扫墓,意在发扬孝悌、不忘祖德。客家人不论走到天涯海角,每到清明,往往会不远千里回乡,如果不能回来,也会寄钱给家里(用以)祭祖。】

  过去,祭祖要放鞭炮、烧纸钱。这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起火灾,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隐患。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绿色文明祭祀也正日渐深入人心。

  【县作家协会主席 曾志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用鲜花祭扫、网上祭奠等低碳、文明的祭拜方式。】

  在客家地区,除了祭祖扫墓,吃艾粄也是非常重要的习俗之一。

  【县作家协会主席 曾志雄:清明节吃艾粄,是流传于客家地区大概有上千年的习俗,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艾叶在清明前后生长茂盛,而且是味道最佳、艾叶最嫩、药用功效最好(的时候),二是南方天气春天雨水多、湿寒,艾叶有消食健胃、散寒除湿、抑菌抗毒的作用。客家人有“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的说法,虽然夸张一点,但是也有点道理。】

  此外,客家地区还传承了登山踏青等民俗活动。

  【县作家协会主席 曾志雄:除了祭祖扫墓、吃青粄,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过去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锻炼身体。】(记者:朱清婷 摄像:何伟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