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3日)
时间:2023-02-20 15:37:57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县十六届人大

三次会议文件(4)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13日在蕉岭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蕉岭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裕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县政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克难奋进,顶压前行,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发展。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0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19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6.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4亿元。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重点做了如下工作:

  (一)全力抓产业、稳大盘,经济发展企稳向好。先行先试规划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蕉岭片区),成为梅州苏区融湾入海“策源地”“先手棋”“见证者”,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在用地、资金、平台建设等方面得到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园区扩容提速。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资金约1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园区的承载力。蕉华园区通用标准厂房二期、广福园区污水处理和供水保障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产业集聚地(绿色建材)获评省级特色产业园。工业强链延链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4.71亿元。龙腾节能减排、宏基新材、金鹏精细化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塔牌固废替代、皇马新型熟料等项目动工建设。塔牌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完工并网,新铺“光伏小镇”项目有序推进,完成金山、三坑抽水蓄能项目初步规划。坚持精准招商,派出4支驻外招商队,引进16个项目、总投资61亿元。全市首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广东众料联”等一批新项目落户蕉岭。农旅加速融合。完成3亩以上撂荒耕地复耕面积1.1万亩、垦造水田396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推动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荣获广东农业生产托管南粤行争先赛二等奖,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扎实推进毛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活性炭生产基地,健态实业竹制品深加工综合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竹产业发展基地入选广东省首批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成功创建蜜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首个蜜蜂农业科技园区,“蜂景这边独好”成为蕉岭一张名片。蕉岭鹰嘴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农业总产值实现30.59亿元,比增10.4%。“卡拉比—丘”实景天象馆建成使用,丘成桐祖居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寿乡探秘之旅入选第三批广东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获评“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

  (二)着力夯基础、优环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更加宜居。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全面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成2条道路优化升级、6条街道路灯提升,新建5处智慧停车场。完成城区燃气“县县通工程”一期项目。扎实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打造农村集中供水2.0版本,完成供水管网、供水智慧化提升建设项目;分期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新改建污水管网30公里。省际廊道美丽乡村风貌带、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带、“寿乡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初见成效,建成美丽宜居村60个、特色精品村17个,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长潭白马农业主题公园、文福长隆仓海诗廊成为乡村休闲打卡点。交通更加便利。完成国道天汕高速文福出口至梅县交界,以及省道新铺圩至十二排、石子排至横町奇等路面改造项目。完成逢甲大桥维修加固以及110公里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工程。生态更加靓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县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完成徐溪河等河流治理工程,以及6座小型水库、21宗山塘除险加固工程,河长制年度考核全市第一,成功创建全国小型水库管护样板县。完成水源林、纯林林分改造、森林抚育共2.6万亩,竹海森林公园获评“广东省林长绿美园”称号。

  (三)倾力办实事、惠民生,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障坚实有力。坚持节约裕民用心用情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全县民生支出24.3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八成。“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培训700多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400多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优抚对象和残疾人补助标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完成农村削坡建房边坡整治233户,群众住房更加安全、更有保障。社会事业齐头并进。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全县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为经济发展赢得稳定的时间和空间。桂岭学校改扩建项目稳步实施,完成新铺镇中心小学、广福学校改扩建任务,新增学位1440个,完成蕉岭中学等7个运动场提升改造。成功申报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连续两年省对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位居北部生态区第一名。蕉华社区医院医养结合、县疾控中心迁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县人民医院烈性传染病治疗综合区建设,实现省级卫生镇全覆盖。实施“双百工程”,社工服务站、社工服务覆盖率达100%。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县级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结果排名全市第一,《广福船灯》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名录,推进15处革命遗址修缮保护,新建粤书吧、村级文化馆服务点11个,县图书馆荣获“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成功承办2022年全省航海模型锦标赛、无线电测向冠军赛,进一步彰显寿乡蕉岭的魅力。社会和谐稳定。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开展问题楼盘、涉众金融、养老诈骗等领域风险防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安保维稳任务,全县刑事案件立案数比降22%。全面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县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有力,森林防灭火、消防安全等防灾减灾救灾扎实有效。

  (四)尽力促改革、提效能,政府建设不断强化。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省委“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切实履行政府系统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等工作主体责任,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始终坚持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高效办结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八五”普法扎实开展。全面落实县领导挂钩联系企业等制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结”均实现100%,“粤商通”使用全覆盖。工业项目“拿地即动工”成效初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核三线三方”基层治理模式入选全省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广福镇广育村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六事”治理模式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县人社局入选全国法治人社示范单位候选名单。与此同时,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兵役征集、国防教育、双拥、青年发展、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有新进展,发展改革、人防、统计、审计、供销、气象、档案、方志、残联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经受了严峻的挑战,困难比我们预料的多,但结果比我们预计的好。我们由衷感受到,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战胜诸多困难险阻,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离不开上级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有效监督,离不开全县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实干苦干。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广大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蕉部队和武警官兵、省市驻蕉单位,向关心、支持蕉岭发展的帮扶单位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望奋斗路,展望新征程。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蕉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的弊端进一步凸显,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二是用地、用林、用能、容量等要素制约持续加大,发展瓶颈尚未完全打开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持续增收难度大,刚性支出持续增加四是部分干部担当精神不足,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发展的意仍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采取更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我们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更面临新的机遇。随着国家和省、市支持苏区振兴发展、“融湾入海”等政策的深入实施,给我们带来的政策红利必将不断凸显,尤其是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蕉岭打造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将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新的动力。我们深知走老路去不到新的目的地,必须创新思路推动工作,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必须从习惯开顺风船向善于开顶风船转变,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走实走好蕉岭红色苏区绿色发展新时代赶考之路。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部署要求,聚焦融湾入海,坚持高质量发展,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突出制造业当家,牢牢扭住实体经济、乡村振兴两大重点,全面激发内生动力,举全县之力建设先行区(蕉岭片区),全力打造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奋力推动蕉岭红色苏区绿色发展,为蕉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稳控节能减污降碳约束性指标。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大抓融湾入海,打造融湾综合示范窗口。突出全域融湾、全面融湾,推动蕉岭与大湾区在产业、交通、规则上互联互通,在资源、市场、生态上共建共享。着力推进政策落地。实好省市推动梅州苏区融湾振兴发展各项政策,推动更多改革类、发展类等融湾示范政策在蕉岭先行实施。结合先行区发展实际,谋划筛选一批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盘子”,并形成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推动广福园区有序承接湾区产业转移,用足用好省产业转移基金、专项债、用地、用能、环评等政策,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落地。积极衔接大湾区规则机制,在全市率先完成一批试点改革,实现与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类要素双向流动。着力推进平台落地。用超常规举措激发苏区融湾振兴动能,建立“湾区总部、蕉岭基地”“湾区总装、蕉岭配套”“湾区研发、蕉岭制造”等模式,智借力对口帮扶单位,湾区城市共建新型建材、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合作园区打造“飞地园区”和“反向飞地”。积极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强化与上杭、武平、寻乌等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共建产业合作园,面向赣闽展示梅州苏区融湾成果。着力推进产业落地。坚持产业第一,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分工,加紧加密产业联动,着力引进一批国企、央企来蕉设立区域总部或子公司,推动矿产资源经济、装配式建筑、光伏装备制造、大健康等产业集聚发展,致力打造一批新的百亿产业集群,率先在全市形成一批“产业融湾”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

  (二)大抓实体经济,提升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力以赴建平台、抓产业、兴实体。加快园区建设。广福园区作为蕉岭融湾入海的主战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新型绿色化工产业园、光伏装备制造产业园,构建以新型绿色建材为主,集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三纵三横”经济路网、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以及综合楼等配套设施。蕉华园区围绕创建省级经济特别合作区、省级高新区目标,提升园区标准化建设水平,加快完善标准厂房一期配套设施,推动建设标准厂房二期、智慧产业平台等项目。鼓励县属国企参与园区建设运营,盘活园区低效用地,落实工业用地“标准地”“带项目”供应,储备用地800亩。积极争取省产业转移基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项目资金,为园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制造业当家。落实省“制造业投资十条”等政策,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推动工作力量向制造业加强,政策措施向制造业倾斜,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围绕工业投资增长13%、技改投资增长50%的目标,大力推动塔牌、油坑、皇马等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增资扩产,推进皇马新型熟料、塔牌固废替代、中合环保扩建、恒塔机制砂等技改项目,以及冷链物流产业园、中润环保锂电池等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大力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计划,支持健态、昱竹、彭飞建筑等10家企业上规。鼓励支持企业研发,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40%以上,打造一批5G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绿色工厂。狠抓招商引资。全面实施“一把手”招商,坚持领导干部常态化组团赴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厦漳泉等重点区域带头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强化以商招商、以链引商、资源招商,推广“以投代引”资本招商模式,每季度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召开小型专场推介会1次以上,举办“走出去”重要投资促进活动不少于2场次,着力引进一批绿色建材、矿产资源、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项目,推动华立风新型材料、福坤环保等意向项目快签约,中电建新能源、穗发光伏发电等签约项目快落地,力争引进总投资超亿元项目5个、超10亿元项目1个。与此同时,发挥招商专班和并联审批专班作用,谋划、储备、申报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政策性银行贷款项目,做深做细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确保有更多的项目落地见效。

  (三)大抓基础设施,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支撑。坚持系统谋划、整体协同,全面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完善融湾入海通道实施交通建设年行动,大力推动“双龙”铁路梅州经蕉岭至武平段建设,动工建设省道334线步上至蕉城段、省道223线隘罗坪至步上段等公路改造提升,实施长潭大桥等桥梁加固提升工程,加快推动货运铁路专用线、梅县经蕉岭至永定(上杭)高速、平蕉大高速、长深高速公路文福塔牌互通立交、205国道樟坑至油坑段东移改线、省道334线龙角岌至长东大桥段等项目。完善现代水利设施加强智慧水务建设,推动实施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污水处理中心提标扩容、长潭片区生活污水管网工程,加快推进黄竹坪灌区、东联灌区改造工程以及小水电清理整改,动工建设石窟河沿岸灌排渠系改造、碧道工程长潭段、5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完善五宜城市配套。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抓手,推动桂岭新区扩容提质工程,抓好一批总投资22亿元的城市开发项目,加快建设桂岭新区医院生命通道基础设施项目。分步实施城区居民燃气户内设施改造,以及桂岭花园等老旧小区改造,分批推进长潭大道等智慧灯杆建设项目,实施10处易涝点整治。实施县城基础设施及电路改造、配电网升级改造,新建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坚持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建设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便民服务平台,以及80个5G基站、9个智慧停车场,打造智慧化、现代化五宜城市。

  (四)大抓县域振兴,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亮点。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点和村的资源,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全面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做强根植本地的特色产业,加快实施一批短期有效益长期可持续的项目。大力发展矿产资源经济,加快广福石峰大理岩采矿权出让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与县属国企合作,共同参与大理岩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年产300500万吨重钙粉生产基地,发展碳酸钙等矿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百亿绿色重钙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培育壮大宏基新材、新塔建材等装配式建筑企业,引进长江精工钢结构等一批建筑业龙头、总部经济、产业园落户蕉岭,打造装配式集成建筑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广东能源集团光伏发电、新铺“光伏小镇”等项目建成并网扎实推进金山、三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着力引进新能源产业链,形成集群式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用好“众料联”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一批大数据、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做实“数字+工业”经济基础,积极承接省政务大数据中心灾备中心(梅州分中心)建设,打造“蕉岭智谷”。大力发展康养文旅产业,擦亮世界长寿乡金字招牌,深化与省微生物研究所、广药集团等大型企业的对接合作,大力发展食品工业、生物医药等大健康产业,规划建设大健康功能微生物区域创新中心,推动大健康产业突围突破;立足山水人文资源,匠心打造串联蕉城三圳寿乡画廊、南磜蓝坊十里竹海、文福广福名村名居、长潭田园风光、新铺千年古镇的特色旅游线,丰富乡村游、生态游、红色游、民宿游等业态。申报创建2023年度国家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大力推进田长制,有效保护耕地,深入推进水田垦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丝苗米、毛竹、蜜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创建食用菌、预制菜等产业园,创新品牌强农、产业联农、资金扶农等联农带农机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优长潭金桔、南磜竹笋、新铺辣椒、广福鹰嘴桃等特色产业,认定“两品一标”农产品1个,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个,打造乡村产业社区试点2个,推动全县各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真正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甜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内外兼修的乡村振兴示范带、省际廊道美丽乡村风貌带,完成15%以上美丽圩镇示范建设,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纵深推广“六事”治理模式,推行网格化管理,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促进移风易俗,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大抓绿美蕉岭,拓展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高标准推进绿美蕉岭生态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蕉岭样板。实施绿量提升行动加快完成高质量水源林造林2300亩,林分改造、林相改善2.5万亩,以及森林抚育3万亩,提升“林环境”。实施一批百姓身边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等绿化项目,提升一批绿道、碧道、古驿道的森林颜值,建设一批森林小镇、绿美古树乡村,扮靓“林景观”。加快补齐森林火灾、虫灾防治短板,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保障“林安全”。实施绿质提升行动围绕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林系统”,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做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及考核工作,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项目,建设绿色矿山,创建国家级“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落实好“双碳”政策,严控“两高”项目发展,抓好工业固废、道路扬尘、建筑垃圾、清洁小流域等治理,鼓励智能光伏与绿色建筑融合创新发展,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推进绿色生产、推广绿色工艺、倡导绿色生活实施绿效提升行动引进培育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发展壮大蜜蜂、南药、灵芝、木蜡、竹荪等特色产业,推动绿美经济产业化发展。积极融入大湾区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交易市场,探索森林资源资产化、价值化转变机制,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工作,挖掘增汇潜力,建设绿色银行,做强“林经济”。

  (六)大抓社会事业,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坚持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好“双减”工作,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完成桂岭学校改扩建项目,新增1500个义务教育优质学位,规划新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好老年教育,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积极创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推进健康蕉岭建设。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着力保健康、防重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蕉华社区医院医养结合、县疾控中心迁建等项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1+8+N”工程,推动农村特殊困难群体供养新模式试点工作。深入实施“三项工程”,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00人以上,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00人次以上,以稳就业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优化文体事业发展。推进县文化馆、粤书吧和“两中心”融合试点建设,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工程,全力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抓好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利用,弘扬苏区红色文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统筹发展与安全,常态化开展信访维稳、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与此同时,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稳妥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发展改革、妇女儿童、青年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统计、审计、人防、气象、方志、档案、残联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实事,今年在办好省市交办民生实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依照程序,拟订提供优质基础教育、优化生育支持政策等十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并继续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请大家审议。

  (七)大抓改革创新,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坚持对标湾区先进,拿出敢为人先的勇气,以环境强引力,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添活力,激活蕉岭“一池春水”。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施对标大湾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深化“放管服”、数字政府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并联审批、工业项目“拿地即动工”,推动与大湾区城市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努力提供与大湾区“无差别”的办事体验。着力破解企业发展瓶颈,用心用情开展“稳企暖企”行动,落实企业诉求快速响应、“一起益企”等服务机制,全力保障企业用地、用林、用能、用工、融资等要素,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以更优的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真正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镇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社会治理、产业发展、区域合作等方面赋予各镇更多自主权限,把各镇打造成为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巩固提升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成果,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等改革任务。探索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扎实推进县属国有资本重组调整,推动桂岭控股集团有序运转,强化与大湾区国企央企的对接合作,做大做强优势国有企业。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大经济圈,加强产业对接和市场互联,探索建设赣闽粤合作园区,打造跨省合作平台。实施人才强县工程,完善青梅计划、金盾工程等人才政策,加强与大湾区高层次乡贤人才和省科学院、省微生物研究所、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权威科研院所的沟通互动,在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医疗教育等领域,着力引进一批高质量、带项目的科研团队和急需紧缺人才。提高财税保障能力。坚持生财有道,完善培植税源机制,科学分解重点税源培植任务,同时梳理完善向上争取资金的工作指引和考核办法,积极获得更多专项资金、地方政府债券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多渠道实现财政增长。坚持理财有方,全面摸清盘活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推动资源资产价值最大化。坚持用财有效,持续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与此同时,我们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忠诚为政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确保上级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推动政务服务更加高效,政府行为更加规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务实勤政围绕作风建设年行动,大力推动工作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销号制落实,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干事创业氛围。用好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推进权责制度化、流程标准化、运行高效化。坚持从严治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防“四风”回潮。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保民生、促发展、补短板上。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厉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让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心无旁骛、奋力争先,为谱写新时代蕉岭红色苏区绿色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大会秘书处                               2023年1月

名词解释

融湾入海:“湾”指粤港澳大湾区,“海”指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双百工程”:镇、村(社)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站(点)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

“以投代引”: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对重大工业招商项目予以重点倾斜,从而撬动社会资本投资。

“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六事”一个支部管事、一张清单明事、一套机制议事、一个地方说事、一种方法评事、一个模式强事。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两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双碳”:碳达峰与碳中和。

两高项目: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

“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8+N”工程:建设1个县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个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N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形成县、镇、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一起益企”:全力服务企业,推动企业问题诉求得到高效解决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