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1月16日)
时间:2021-12-02 15:35:12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县十六届人大

一次会议文件(3)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1月16日在蕉岭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蕉岭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刘裕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用心谋发展,用力促振兴,用情惠民生,用智战疫情,“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开启老区苏区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县GDP实现100.13亿元,是2016年的1.4倍;人均GDP 5.4万元,是2016年的1.5倍;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75亿元,是2016年的2.4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万元,是2016年的1.4倍。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塔牌集团600万吨水泥项目、龙腾公司130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新型建材产业实现工业产值74亿元,加速迈向百亿产值。园区经济提质增效,新增入园企业54家,年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培育市级富硒土壤种植示范基地37个、农业龙头企业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74家、家庭农场328家,7个村入选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建成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蕉岭(南沙)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蕉岭绿茶、桂岭蜂蜜、蕉岭冬笋、三圳淮山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客家良稻、野桂花蜜、桂岭人红糖等6个特产获评省名牌产品,蕉岭大米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五年来,城乡面貌绽放新容颜。县城更美。桂岭新区、长潭片区、长寿新城扩容提质,城镇化率达55.2%。蕉岭县城与蕉华园区实现融合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石窟河万里碧道、龙安滨水公园、水利文化公园等一批休闲观光设施建成使用,成为“网红”新地标。先后获评“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2020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被确定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乡村更靓。以“三清三拆三整治”“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等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100%。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完成碳汇林改造3.9万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53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02%,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中国传统村落4个,省宜居示范城镇2个、示范村庄2个,广东名村3个,建成东岭省级“红色村”、九岭“广东十大美丽乡村”,以及石窟河“寿乡画廊”“长寿乡中乡”两条“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卡拉比-丘”数学世界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寿乡画廊、人间天堂”的品牌进一步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全市前列;累计治理中小河流172公里,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治理任务;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镇级7座、村级239套,新增镇村污水管网220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提高至镇级3900吨、村级7000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和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设施更优。累计投入16亿元,新增公路通车里程300公里,新改建国省道99公里、县道40公里、农村公路573公里,完成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35公里,新建和维修桥梁22座。205国道蕉岭段、西堤公路、西线公路等全面完成升级改造,在全市率先实现通行政村5米以上路面、城乡公交一体化,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累计投入2.9亿元建成农村供水工程,行政村通自来水覆盖率、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至90%,受益总人口达18.2万人。累计投入3.3亿元完成配电网建设,全县供电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统筹城乡新基建,实现县城社区5G信号全覆盖。

       五年来,群众幸福指数实现新提升。民生投入更加充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五年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1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6%。民生保障更加有力。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9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标准。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和100%,城乡低保等6项底线民生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建成341套保障性住房,率先在全市实施农村唯一住房长期居住户C、D级危房改造。设立两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建成“粤菜师傅”工程展示体验培训馆、“南粤家政”工程综合培训基地,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低于控制数。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全县实现无死亡、无医院感染、无社区传播“三无”目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妇女儿童医院等三家公立医院建成使用,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全覆盖,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全面完成规范化建设,成功创建“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县”。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市前列,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桂岭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镇平小学建成使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2%。公共文体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获评全国文明镇1个、全国文明村2个、省文明村3个,全县文明村镇覆盖率达96%。

       五年来,改革发展迸发新活力。机制更活。圆满完成蕉华管理区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新一轮县机构改革和镇体制改革,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以及全省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农村供水智慧化管理试点等国家级、省级农村改革示范试点顺利推进,荣获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称号。“放管服”“数字政府”、医药改革、普惠金融等改革扎实推进。秩序更好。平安蕉岭建设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明显。刑事“零警情”天数创新高,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群众安全感提升率居全市第一。县镇村三级一体应急指挥体系基本建成,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应急卫星电话,率先在全市建成应急指挥综合平台,打通防汛救灾“最后一公里”。“七五”普法工作圆满完成。国防动员、兵役征集、国防教育等工作有效落实,获评“广东省双拥模范县”称号。效能更强。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共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130件、县政协委员提案169件,建议及提案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粤省事”“粤政易”“粤商通”等应用落地,便民惠企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成功举办“卡拉比-丘理论发展四十年”国际会议、世界长寿乡生物与大健康高峰论坛、卡拉比-丘数学大会等活动,“世界寿乡·富美蕉岭”的开放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审计、粮食、融媒体、妇女儿童、气象、档案等事业不断发展。

       各位代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并肩战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广州市南沙区的大力帮扶。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省市驻蕉单位、驻蕉部队,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社会各界朋友,以及帮扶蕉岭发展的南沙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五年的历程不同寻常,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任何时候都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在蕉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任何时候都必须凝心聚力抓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打基础、利长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任何时候都必须真抓实干强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和钉钉子的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任何时候都必须人民至上守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的期盼。

       各位代表,前进路上无坦途。我们也清醒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振兴发展任务艰巨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结构过于单一,财政实力非常薄弱。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我县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民生领域短板较多。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较多,优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底线民生保障能力不够强大。营商环境差距不小。一些部门和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认真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今后五年工作任务

       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蕉岭加快发展的新号角。站在新的起点,新的蓝图鼓舞人心,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机遇千载难逢。首先,特殊的区位,带来特别的机遇。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省委、省政府全力推动省际边界合作区的发展,蕉岭区位独特,加快发展的条件具备,必将成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我省拓展内陆省份经济腹地、融入国内大循环的“前哨站”,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其次,特定的政策,带来特别的红利。蕉岭,作为同时拥有老区苏区、生态发展区、省际边界合作区的县,全省为数不多,“三区”叠加的政策,将给蕉岭在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带来巨大的政策红利。再次,特别的资源,带来特色的发展。蕉岭,资源禀赋突出,产业特色鲜明,既有建材新型工业,又有特色现代农业,还有方兴未艾的大健康产业,更有丘成桐、吴清平两位院士的特别影响力,这给蕉岭不走寻常路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举措更加务实、蓝图更加美好,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大。我们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发挥优势,转化劣势,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竞争力更强的发展新路,努力开创老区苏区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根据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总书记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六争六补”“123456”思路举措,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双区”“双城”“两个合作区”建设,创新实施“三三三五”发展战略,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奋力打造老区苏区振兴高质量发展广东新样本,全力建设“世界寿乡·富美蕉岭”。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是:

      (一)探索建设老区苏区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保持在全市前列。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202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综合实力实现新飞跃。

      (二)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两山”理念实践成为典范,“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成效明显。环境质量主要指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保持在全省前列,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到202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以上。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更充分的就业、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有品质的文化服务。基层民主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三)探索建设粤闽赣省际边界区域发展示范县。园区发展跃上新水平,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实现提档升级,成为推动省际边界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多元化、结构优、实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新型建材和长寿健康两大产业产值突破百亿,高端数智、光伏发电、超声仪器等新兴产业形成规模,整县建成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产业发展,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

坚持把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放在首位,围绕税收和就业,加大扶持企业发展的力度,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构建绿色化、集群化、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全力建设粤闽赣(蕉岭)省际边界合作区。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省际边界合作区建设规划,有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坚持基础先行,推进园区“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推动用地、用工、用能等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以蕉岭产业集聚地广福园区为依托,深度对接大型央企国企推进战略合作,按照布局优化、企业集群、产业成链、物质循环、集约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建筑构件、新型墙体、纤维增强水泥板、精细化工、商品混凝土等建材上下游产业,推动新型建材全产业链向循环经济转型,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造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重要生态经济功能区、粤闽赣边界合作发展的先行区。以省级平台蕉华工业园区为依托,擦亮世界长寿乡金字招牌,充分发挥吴清平院士等重大作用,规划建设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大力发展与大健康相关联的产业,建设覆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努力把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打造成城乡融合的标杆、产业培育的平台、改革探索的摇篮。借智借力建设卡拉比-数学小镇。充分发挥丘成桐院士的影响力,用好清华大学、广东数学会等权威资源,加快推进“卡拉比-丘”数学小镇建设,全力打造广大师生追求数学梦想的地方、全球数学家思想交流的平台、高端数智产业聚集的基地。重点以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卡拉比-丘”实景天象馆为平台,以“卡拉比-丘”数学大会等活动为牵引,发展研学、会务、培训经济;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发展数学众创空间,规划建设数学酒店、数学主题乐园、数学博物馆、数学休闲康养基地等项目,培育发展数学产业。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建材产业强链延链。坚持走资源、能源节约型道路,着力发展绿色水泥和装配式建筑,重点抓好塔牌集团固废替代原(燃)料、皇马产能置换及余热发电、宏基装配式集成墙等一批项目建设,支持水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促进水泥建材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百亿新型建材产业。推动新兴产业深度发展加快发展超声仪器、光伏发电、毛竹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重点抓好固特超声产业园、健态竹制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重点抓好塔牌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广东能源集团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着力构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健康产业突围突破积极对接省科学院、省微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加快促成珍稀食用药用菌栽培及精深加工项目落户,加快推进寿乡天然矿泉水项目建设,努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产品附加值大的健康食品制造业,实现百亿大健康产业目标。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全力推进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蕉岭(南沙)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毛竹现代农业产业园、蜂蜜农业科技园、食用菌产业园、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加速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以“水”为脉,打造“水墨长潭”-“寿乡画廊”-“新铺田园”串珠成链的“水韵蕉岭精品游线”;以“山”为脉,打造蓝坊南磜“长寿乡中乡”各美其美的“寿韵蕉岭精品游线”;以“人文”为脉,打造广福九栋广育名村-文福逢甲成桐名居-三圳东岭红色村-新铺晋元故居美美与共的“文韵蕉岭精品游线”。重点推动万里碧道、百里田园、十里竹海、名人故居等项目建设,串珠成链、点线结合,建设独具寿乡魅力的旅游观光带。巩固提升长潭国家4A级景区,推动红色东岭旅游区、丘成桐祖居文化旅游区、“卡拉比-丘”数学世界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强旅游宣传推介,通过唱响一首歌、延伸一条链,进一步放大蕉岭的山水人文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品味蕉岭,带动旅游消费和产业发展。

       提升高质量发展新活力。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省市发展策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深化区域合作交流,打造“双区”休闲康养“后花园”、绿色食品“大农场”、产业转移“集聚地”。主动对接广州南沙对口帮扶、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省市企业单位,借势借智借力,引进一批工业企业品牌,打造一批乡村振兴亮点,建立一批产品销售渠道。主动联动福建武平、上杭省际交界区,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战略联盟、缔结“友好县”等合作机制,全方位拓宽合作领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主动用好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支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以及省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省际交界地区的系列重大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谋划一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重点民生等大项目好项目,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助推我县高质量发展。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支撑。认真实施“两铁两高两优两创”交通设施建设工程,着力打造立体、便捷、顺畅的交通设施网络,加速融入梅州市“半小时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经济圈”。两铁:全力推进“双龙”铁路蕉岭至武平段、蕉岭县货运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力争“双龙”铁路蕉岭至武平段早日动工建设。两高:扎实推动平(远)蕉(岭)大(埔)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蕉岭文福段塔牌互通立交工程规划建设。两优:实施205国道蕉岭段优化提升工程,推进205国道蕉岭粤闽交界至天汕高速文福出口段升级改造、樟坑至油坑段东移改线。实施跨省连接道路优化提升工程,重点推进省道S334、S332、S223线改建改造。两创:加快国省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和园区公路建设,优化农村公路网络,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与此同时,规划实施农村供水巩固提升、供水管网供水智慧化提升、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输变电提升、天然气“县县通”、5G网络、公共充电桩等一批水利、电力、燃气、通信项目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聚焦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建设美丽家园,蕉岭得天独厚。坚持用绣花的功夫建设管理城市,推进城市文明。坚持以乡村振兴促农村升级,保留田园风光,让城镇更像城镇,农村更像农村。

       建设“五宜”美丽县城围绕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目标,精准化规划县城、精品化建设县城、精细化管理县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五宜”城市典范。坚持精准规划按照多规融合要求,科学编制县镇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三区三线”,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加强城市风貌设计和管控,加强城市“天际线”和沿河沿线规划管控,确保城市建设不变形不走样。坚持精品建设。按照“秀山活水、文城融合”的要求,推进县城“西进南扩东优”,西面重点抓好桂岭新区、长潭片区建设,南面重点抓好长寿新城、蕉华新城建设,东面重点抓好老城区优化提升改造,扩展“一河两岸”城市发展空间。坚持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重点实施一批城市综合体、“三旧”改造及东街西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规划一批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城市管网、智慧停车场、休闲公园建设改造,优化改造城区路灯照明、道路绿化、园林等市政工程,提升县城品位。坚持精细管理。深化城市综合执法改革,建立依法、规范、精准、有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制定出台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机制新规则,规范地下管线和建筑工地施工管理,以及门店经营、地摊经济、自产自销、街头营销等城市经营管理;推广应用智慧城市管理技术,让城市管理更现代、更智慧、更有温度。

       建设富美乡村升级版。发挥好“驻镇帮镇扶村”和“万企兴万村”工作机制,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样板,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提升环境美。建设好农村,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以新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为契机,整体实施石窟河一河两岸农村生态保护修复,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统筹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深入推进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等为重点的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抓好205国道沿线行政村风貌提升、道路秩序整顿、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串点连线成片,着力打造35个特色精品村、62个美丽宜居村,让蕉岭的农村更有颜值更有品位。守护好青山,全面推行“林长制”,抓好国家储备林、生态景观林、碳汇林、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建设,推动纯松林林分改造,提升森林质量,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蕉岭的青山永远青翠欲滴。守护好蓝天,以环保能耗“双控”为抓手,严格控制高能耗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精细化管控工业废气、汽车尾气、餐饮油烟、稻草焚烧、建筑扬尘等污染,推行清洁生产,让蕉岭的空气永远清新迷人。守护好碧水,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加强水源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推进县镇村污水处理和污水管网建设,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让石窟河一江清水向东流。守护好净土,抓好工业固废、建筑垃圾治理,创建“无废城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耕地修复利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抓好水田垦造、拆旧复垦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蕉岭的土地永远美丽富饶。突出产业美。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建一批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加快构建“多村一品、数镇一业”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重点以寿乡富硒为品牌,发展壮大丝苗米、毛竹、蜂蜜、茶叶、南药、食用菌等优势产业;以林权制改革为契机,大力发展灵芝、金线莲、石斛、红菇、竹荪等林下经济;以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为抓手,扶持发展精深加工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寿乡富硒号”农业品牌和附加值,构建“山上绿色银行、山下现代厂房、山外流通市场”的发展格局。注重生活美。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领域倾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农村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乡村物流、农村电子商务,实现农村生活品质提档升级。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建设繁荣美丽圩镇。落实好美丽圩镇建设“六个一”要求,坚持镇村统筹、城乡融合、产业带动、彰显特色,推动镇村同建同治同美,建设具有“乡村风貌、城市品质”的美丽圩镇。突出圩镇规划引领。坚持“一镇一特色”理念,完善圩镇空间布局,编制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美丽圩镇建设专项规划。出圩镇综合治理。按照统筹规划、逐年实施原则,实施绿色宜居小区、特色商业街建设,逐步补齐圩镇道路交通、污水治理、亮化美化、市政设施、农贸市场、安全饮水、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便民服务等短板,推进圩镇环境综合整治、外立面改造提升,增强圩镇综合功能。突出镇域经济发展。小河有水大河满,大河有水小河涨。镇域经济是美丽圩镇建设的“动力源”、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必须把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制订出台科学有效的镇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激励各镇积极抓好镇域内招商引资、工业企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圩镇商贸、重点项目等经济发展,提升圩镇聚集力,壮大县域经济。

     (三)聚焦民生福祉,创造高品质幸福生活。

       围绕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拓岗位、添学位、增床位、强保“卫”,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筑牢兜底保障网。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坚持公共财政重点向民生倾斜,每年规划实施十件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提升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和工伤等各项社会保险水平,以及低保、特困、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群体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县镇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统筹整合医养服务资源,推进医养项目建设,至2025年新增养老服务床位500张,弥补“医养结合”短板,进一步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完善扶贫助学机制,逐步提高学生资助覆盖面和资助标准,努力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入学难问题。全面完成“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持续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受益覆盖面,进一步解决重点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努力提升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幸福感。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纵深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大力打造“蕉岭三及第”等地方特色品牌。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服务,争创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筑优公共服务网。打造更优质量的现代教育。稳定教育投入,坚持每年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4%用于教育事业,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增加。优化教育布局,到2025年,新建中小学各1所,新增初中学位1500个、小学学位1620个。城区新建公办幼儿园4所,新增幼儿园学位1800个,整体提升教育服务供给能力。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深入开展德育体育美育教育,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建设更高水平健康蕉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分级诊疗、药品集中采购、三医联动、人事酬薪、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强化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深化省市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切实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强传染病联防联控,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加强慢性疾病预防控制,保障公众健康。发展更加繁荣的公共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实施“三好一正”、全域文明创建工程,全力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新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传承利用好优秀客家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修缮保护好红色革命旧址、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规划建设好健身步道、社区球场、体育公园、文化公园、森林公园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让公共文化服务“处处可去、人人可及”。与此同时,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力争省双拥模范县创建“两连冠”。做好人防、发展改革、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气象、方志、档案、残联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筑好社会安全网。坚守国家安全底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持续开展舆情管控、网络安全监测,一以贯之维护政治和意识形态安全。坚守社会稳定底线。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积极探索多元化解决基层矛盾纠纷的新模式,健全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电信网络诈骗、邪教组织等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智慧警务”等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理防控体系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蕉岭。坚守安全生产底线。严格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铁腕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健全农产品追溯体系,严把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防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气象灾害防御,落实群策群防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完善公共安全应急防控体系,增强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四)聚焦改革创新,构筑营商环境高地。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发展活力,持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打造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服务型政府。

       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监察监督、社会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决议决定,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畅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坚持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做到承诺有度、承诺有信。

      打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新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普惠金融等改革工作,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巩固提升蕉华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努力申报省级高新区。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深化“放管服”、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网上办事大厅延伸到镇村,实现群众办事“一窗通办”、行政许可审批“零超时”、工程建设“一网通办”、项目建设“拿地即开工”,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大力开展“庸懒散”专项治理,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强化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弘扬“马上就办、立即就干”的服务精神,让企业和群众的事好办、快办、办成。

      打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强化政治意识,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的工作要求。强化宗旨意识,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回应群众关切,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强化廉政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监督结果运用,加大对国有资产、行政审批、工程建设等监管力度。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财政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得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激发继续前进的磅礴力量,为推动老区苏区振兴高质量发展,书写蕉岭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大会秘书处                               2021年11月

名词解释

1.碳达峰: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会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2.碳中和: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3.双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4.双城:广州、深圳。

5.两个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6.三三三五发展战略:第一个“三”即争创老区苏区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粤闽赣省际边界区域发展示范县“三个示范县”。第二个“三”即培育绿色建材、大健康、高端数智“三大产业集群”。第三个“三”即打造粤闽赣(蕉岭)省际边界合作区、“卡拉比-丘”数学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大发展平台”。“五”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五宜城乡”。

7.两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8.七通一平:指道路通、给水通、电通、排水通、热力通、电信通、燃气通及土地平整等基础建设。

9.双龙铁路:龙龙高速铁路,连接福建省龙岩市与广东省龙川县的高速铁路。

10.三区三线:三区,指三类空间,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线,指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

11.三旧改造: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

12.能耗双控指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

13.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14.双减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5.三好一正:讲述蕉岭好故事、传播蕉岭好声音、树立蕉岭好形象、传递蕉岭正能量。

16.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