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2月4日)
时间:2021-02-10 09:49:49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县十五届人大

七次会议文件(4)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4日在蕉岭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蕉岭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鸿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极不平凡、大战大考的一年。面对疫情突袭、经济下行、循环受阻的多重压力,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打好三大攻坚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2020年,4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第一,分别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百亿元,达100.13亿元,比增5.1%,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4.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3亿元,比增6.9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75亿元,比增6.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万元,比增6.6%。

      ——抗疫取得重要成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设立3个省界联合检疫检查站,完善2个集中隔离医学场所,医务工作者和疾控人员英勇奋战,镇村(社区)干部和公安、交通等战线尽职履责,织起严密防线。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疫情防控物资有效保障。全力支持武汉和湖北保卫战,选派9名医务人员圆满完成驰援任务。全县实现无死亡病例、无医院感染、无社区传播“三无”目标。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慎终如始压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入境人员检测隔离、冷链物品检测等防控措施,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管理,继续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有力维护了全县广大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经济发展逆势而上。始终坚持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面落实“六稳”“六保”。3月初实现规上工业全面复工,完成工业投资13.6亿元,技术改造投资8亿元,完成9家企业“小升规”,新增技改企业9家。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597户、增长37.78%;城镇登记失业率2.39%。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存贷比提高6.2个百分点,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有效落实。园区建设有效推进。牢固树立“以优质项目比能力,以有效投资论英雄”理念,以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为载体,投入1亿元收储国有土地1271亩,全年共引进项目16个,总投资53亿,比增56%;全县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8.8亿元,比增4.2%。一、二期通用标准厂房、广微测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梅州)、园区安全饮水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华强方特文旅项目、塔牌集团珍稀食用药用菌栽培及深加工等项目有序推进。绿色建材稳步发展。完成塔牌600万吨二期、龙腾旋窑130万吨水泥粉磨、金塔节能降耗、皇马水泥技改等一批重大项目,伟态环保一般固体废物“三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宏基新材科技项目进展顺利。创新创业加快推动。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家、省博士工作站1家。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深入推进,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新经济业态有效发展,市场动力和消费活力持续增强,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7.9亿元。文旅活力充分彰显。成功举办卡拉比-丘(梅州蕉岭)数学大会,启动“卡拉比-丘”数学小镇建设,金山笔等一批生态旅游项目进展顺利,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县”,成功跻身“2020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单前列,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长寿乡中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新晋“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蓝坊南磜奇树奇观景色游获评“广东省森林旅游特色线路”。全年旅游接待游客259.9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74亿元。

      ——城乡融合加快推进。坚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新突破,成功入选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中心城区提质扩容。碧桂园·柏悦华府、岭南院子、锦绣江山等7宗新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6.7亿元。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建成运营,建成全市首个水利文化主题公园,石窟河全息3D激光水秀开放惠民。落实用地保障,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全年新收回、新收储土地1779亩,完成“三旧”项目改造76.1亩、老旧小区改造3个,“两美”行动年度任务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全面达标。实施金融、资产收益等各类扶贫项目339个,全县19个省定相对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2759户5572人全部达到“八有”标准,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乡村振兴步伐加快。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深入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完成所有自然村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任务,建成48个干净整洁村、39个美丽宜居村和10个特色精品村。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通自来水全覆盖,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自然村覆盖率、保洁机制建立率、垃圾处理费征收率实现3个100%。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和农村常年居住泥砖房安全专项鉴定有序推进。新建或改造农村公厕266座。农村卫生户厕改造394户,普及率达100%。“万企帮万村”深入实施,企业帮扶村庄覆盖率达80%以上,居全市前列。新型助农服务体系全面完成,一批富民兴村产业加快推进,7个村入选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获评“2020年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

      ——生态底色有效保护。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环境质量持续优化。深入开展车辆尾气治理、油品质量、工业窑炉专项整治行动,推动群众用车电动化。扎实开展石场粉尘污染源头治理,集中开展205国道(蕉岭段)沿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整治一批重点企业,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保持良好,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9.7%。生态短板不断补齐。多宝水库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广福乐干河及松源河南磜支流等水环境治理项目加快推进,省考、市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为100%,县、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完成环东河黑臭水体整治。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镇级2座、村级71座,超额完成县镇污水管网建设三年攻坚任务。河长制全面落实,完成碧道建设7.9公里。林地资源有效保护。深入开展“绿满蕉岭大行动”,扎实推进广福乐干、蓝坊石湖等绿美古树乡村建设,长潭镇获评“广东省森林小镇”。受污染耕地详查、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完成率均达100%,全面完成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标任务。 

      ——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充分发挥投资的重要作用,完成基础设施项目投资8.5亿元。建成5G基站47个,实现县域主要社区5G 信号全覆盖。完成205国道(蕉岭段)路面改造42公里、“四好农村路”攻坚任务105.7公里、县乡道改造50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00公里、桥梁工程7项、省道服务区2项。安全优质运营23条城乡公交路线,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年争取农村基础设施、中小河流治理、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的上级资金2.37亿元,完成徐溪河(三圳段)山区中小河流治理、石窟河和6条圳道的冬春修水利设施建设以及长潭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三圳镇自来水扩容改造、县城长潭片区集污管网建设全面完成。

      ——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全面加强改革创新,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农综改革持续深化。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试点工作成效显著,荣获全市唯一“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全县累计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6亿元,率先在粤东地区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一批典型案例被推荐上报国家评审。行政效能全面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乡镇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下放一批县级权责事项,镇级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12345”政务热线受理转办事项100%办结。“证照联办”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持续加大。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粤省事”“粤政易”推广应用活跃率居全市前列,推动工程建设“一网通办”,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现123项事项“免证办”服务,群众和企业的办事体验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开展政银保合作,金融服务实体能力有效提升,金融支持“三农”、中小微企业力度持续加大,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增信贷款1.3亿元。推进“村居E支付”工程,建成智慧公交、智慧校园等便民移动支付场景,三圳镇荣获省级“移动支付示范镇”称号。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县民生支出27.0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就业保障有效落实。深入推动“粤菜(客家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大工程向纵深发展,设立县桂岭职业培训学校,建成县“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展示体验培训馆,成功打造“南粤家政”综合培训就业示范基地。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低于市下达控制数。教育品质有效提升。改建镇平小学,新增小学学位1620个。改扩建幼儿园7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78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以上。38所学校完成“厕所革命”。群众健康有效守护。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女儿童医院等三家县级公立医院迁建项目落成,省级健康促进县、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新铺、广福、三圳、蓝坊4个镇被授予“广东省卫生镇”荣誉称号。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顺利通过中期评估考核。文化供给持续加强。加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高标准完成文化馆(站)评估定级、客家围龙屋普查工作,创建图书馆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县级分馆,推动蕉华园区书香企业试点创建。新建足球场13块。开展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新增羊岃福寿堂、力田草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家。“蕉岭金狮舞”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在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正式挂牌开馆。顺利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民禁毒工程成效明显。全县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火灾等事故宗数、死亡和受伤人数明显下降。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向县委、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3件、政协提案44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加强审计监督和整改,着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全年无新增隐性债务。积极创建模范机关,涌现出一批抗疫先进、劳动模范等典型。深化政企“双月”沟通座谈机制,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用工、融资、用地、审批等困难和问题,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各位代表!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十三五”时期,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共谋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形成。

      ——过去五年,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五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8%,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是2015年的1.5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6%,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2015年的1.5倍。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15年的1.4倍。有效投资持续加大。用好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对口帮扶等政策,五年共争取各类政府债券资金12.5亿元。园区集聚效应明显。入园企业从22家增加到76家,年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7亿元。新型建材快速发展。塔牌集团600万吨、顺龙板材、新塔装配式建筑构件等新型建材产业项目全面投产。新型建材产业实现产值80.3亿元。农旅产业不断壮大。现代农业平稳发展,打造市级富硒土壤种植示范基地37个,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74家、家庭农场328家,认证“三品一标”企业13家。旅游接待205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1亿元,年均增长13%。

      ——过去五年,我们稳扎稳打补短板,基础设施得到新改善。交通环境持续优化。五年累计完成交通投资15.6亿元,年均增长20.7%。“双龙”铁路梅州经蕉岭至武平段、蕉岭至丙村支线铁路(蕉岭货运铁路)、平(远)蕉(岭)大(埔)高速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五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19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146.6公里。新改建国省道110.7公里、县道71公里、农村公路303公里。在全市率先实施通行政村道路扩宽到5米以上,实现行政村全部通客车。完成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35公里,新建和维修桥梁17座,省道、县道、乡道好路率均达95%以上,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水利设施持续优化。扎实推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长潭灌区改造。累计投入资金2.46亿元建成日供水3.5万立方米的农村供水工程,行政村通自来水覆盖率100%,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100%,受益总人口达18.2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至85%。电网设施持续优化。完成总投资3.3亿元配电网建设,完成220千伏油坑变电站新建和110千伏桂岭变电站扩建工程,电网建设适度超前,供电能力明显提升。建成全市首个四网融合示范点。

      ——过去五年,我们不折不扣促融合,城乡面貌得到新提升。五年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取得新进展,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建成区面积达到7.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5.8%。石窟河观景平台等一批休闲生活设施投入使用。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连续获评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称号,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城区绿化绿地率达47.3%。顺利通过“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复查验收,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在全省率先发布县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获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三清三拆三整治”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村庄集中供水完成率、村庄雨污分流管网完成率均达100%。创建中国传统村落4个,省宜居示范城镇2个、示范村庄2个、广东名村3个。九岭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广东十大美丽乡村”。25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渐出成效,蕉岭(新铺)乡村振兴创业第一站、三圳镇芳心村无花果生产加工基地、广福镇广育村黑木耳产业园等首批试点项目取得明显经济效益,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过去五年,我们从高从严守底线,生态环境得到新巩固。五年来,我们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巩固提升。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获批全市首个省级建筑节能与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县级新城。完成碳汇林改造3.9万亩、生态景观林带53.2公里。新建省市级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33个、森林公园4个、湿地公园1个。南磜石寨村获评首批“国家森林乡村”。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全市前列。累计治理中小河流171.8公里,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镇级7座、村级137套,新增镇村污水管网158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提高至镇级3900吨、村级5100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省考、市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

      ——过去五年,我们先试先行促改革,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累计完成总投资69.8亿元的创新驱动有效投资项目63个、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新增高新产品6个、技改企业55家、专利授权86件。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镇级公共服务中心、村(社区)公共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放管服”和“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多项指标走在全市前列。全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星级示范创建全面通过考核验收。圆满完成蕉华管理区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新一轮县机构改革和镇体制改革以及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县属国有“僵尸企业”全部出清,新组建广东桂岭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县属国企。全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全国集体林权制度、省农村普惠金融试点等一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率先在全省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全省首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省级试点完成验收,镇村基层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镇级“一办一中心”改革获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优秀项目。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26项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和省、市立项,新增省、市工程中心10家。县审计局荣获“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过去五年,我们决战决胜奔小康,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15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9%。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三圳镇及东岭村成功申报全国脱贫攻坚典型镇村。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8694人。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城乡低保等6项底线民生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建成保障性住房341套,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和100%。教育实力不断增强,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在全市率先成立镇级教育促进会,桂岭学校、镇平小学等投入使用,新增县城小学幼儿园优质学位4680个。加快卫生强县建设,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成功申报省、市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非遗项目2个,全面完成图文博三馆达到国家标准馆以上、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省二级站以上标准建设,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广播电视户户通、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实现全覆盖。建设平安蕉岭、法治蕉岭,圆满完成扫黑除恶三年专项斗争,信访工作达到“三无”县标准,年度零刑事警情天数屡创新高,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测评位列全省前茅。圆满完成“七五”普法。国防动员、兵役征集、国防教育等工作有效落实,获评“广东省双拥模范县”称号。“县+镇+村”三级一体的应急指挥体系基本建成,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应急卫星电话,在全市率先建成应急指挥综合平台,打通防汛救灾“最后一公里”。食品药品监管、民族、宗教、档案、方志、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县不断深化县情认识,进一步明晰发展定位和思路精准聚焦的五年;是我县加快结构调整、积蓄动能、苦练内功的五年;是我县经济工作和项目建设环境进一步优化,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凝聚,不断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五年。这五年的发展历程十分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实践成效上有力证明了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一系列决策部署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回顾五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向着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样本的蕉岭壮丽篇章目标迈进,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全面贯彻省委“1+1+9”、市委“六争六补”“123456”、县委“1161”工作部署,坚定沿着实践证明科学正确的道路奋勇前进。

      各位代表!我县“十三五”时期改革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全县人民奋力拼搏及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蕉岭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中央和省属驻蕉单位、驻蕉部队、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蕉岭发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质量不优。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大健康产业占比偏低,工业产业多为建材产业,价值链创新链延伸不够,缺乏高成长性的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二是项目储备不足。重大投资项目投资结构不合理,产业项目储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三是收支矛盾不小。税源型企业少,财政造血能力不足。减税降费等减收因素增多,“三保”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四是创新意识不强。一些部门和干部创新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不够强,服务效率有待提高,营商环境仍需持续优化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县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的关键时期。根据县委提出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们编制了《蕉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为纲,以省委、市委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为目,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继续坚定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六争六补”“123456”思路举措,继续深化实施“1161”工作思路,全力建设“世界寿乡·富美蕉岭”、打造梅州寿乡品牌之星,全面加快蕉岭苏区振兴发展,聚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奋力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样本的蕉岭壮丽篇章,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蕉岭智慧、蕉岭力量。

      “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202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

      (一)推动转型发展,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产业经济上,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不断壮大富硒农产品、中药材种植,加快建设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全面提质增效,优化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培育冷链物流企业,以高效物流加上产品质量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着力培育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加快发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产业。

      (二)加快城乡融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支撑。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工作,着力打造“卡拉比-丘”数学小镇。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主动对接“双城”“双区”,加快推进“双龙”铁路梅州经蕉岭至武平段、蕉岭至丙村支线铁路(蕉岭货运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梅州市“0.5小时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实现铁路发展零突破,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实施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程。深化农村“厕所革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扶持村级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创建特色农业专业镇2个以上。

      (三)厚植生态根脉,争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创建省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省级森林城市,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文明试验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和环保准入机制。抓好水环境综合治理、大气环境整治、土壤安全利用。持续推动水泥建材及其他产业的低碳化、清洁化改造,同步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绿色矿山。深入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实现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5%以上、分类达标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100%分类运输,建设“无废城市”。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继续全面推行“河长制”“清水治污”行动,稳步推进万里碧道建设。

      (四)深化改革开放,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深化国企国资、投融资管理体制、预算管理制度等改革。推进与周边城市和区域融合发展,着力规划建设梅县客都人家到千年古镇新铺石窟河沿线美丽画廊,把我县打造成梅县区、梅江区、蕉岭县金三角发展的重要支点,闽粤赣互联互通的示范窗口。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颁证、农村产权制度、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等各项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全面对接大湾区消费市场,推进与大湾区农旅、康养产业深度合作。深化蕉岭和南沙帮扶共建,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互补、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平台打造,高水平办好卡拉比-丘(梅州蕉岭)数学大会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节会,擦亮城市文化名片。

      (五)增加服务供给,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大力实施全域文明创建工程,深入开展县、镇、村“三级联创”,力争成功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积极创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大力培育文化产业。结合“实施粤菜(客家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推进社会保障提质扩面,分类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以及灾害、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和临时救助等。推进教育振兴发展,到2025年,在城区改建、新建4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幼儿园学位1800个;新建或迁建中小学各1所,新增初中学位2400个、小学学位1620个。推进健康蕉岭建设,提升优化三家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实施县人民医院烈性传染病治疗综合区、县精神专科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迁建等项目建设。加强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优化动员能力生成模式,健全国防动员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提高遂行支援保障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机制。推进平安蕉岭建设,进一步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四、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总书记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按照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六争六补”“123456”思路举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参与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1161”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世界寿乡·富美蕉岭”建设,扎实打造梅州寿乡品牌之星,扎实推动蕉岭苏区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样本的蕉岭壮丽篇章,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成省下达能耗双控指标。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夯实绿色发展底色,不断巩固发展永续优势。加快发展健康产业。积极对接大湾区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发挥吴清平院士团队及省科学院、省微生物研究所等资源优势,不断加快珍稀食用菌产业园、微生物种业资源保护库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华强方特文旅、珍稀食用药用菌栽培及深加工等项目,加快推进健态竹制品深加工综合产业化园区项目建设,推动毛竹全产业链发展。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鼓励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信贷规模,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大力发展制造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不断完善塔牌、油坑、广福精化、固特等公司技术中心建设,重点推进塔牌集团固废替代原(燃)料、皇马新型熟料及余热发电、龙腾旋窑水泥节能减排等一批技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技改投资达3亿元以上。支持一批重点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建材、电子信息等产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力争培育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以上、“小升规”企业11家以上,推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比例稳定在38%以上,争取研发(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0.35%。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深耕数学产业,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与院士团队、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合作,推动更多分支机构设立,成立丘成桐数学发展中心。定期举办高端会议、大讲座、大交流、大竞赛、大学术“一高四大”活动。加快“卡拉比-丘”数学小镇规划建设,提档升级长潭4A级国家旅游景区,串珠成链建设卡拉比-丘实景天象馆、长潭休闲美食街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带动数学经济发展。丰富乡村游、生态游、红色游、民宿游等产品业态。实施寿乡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三圳镇红色东岭旅游区、丘成桐祖居等创建3A级国家旅游景区。扎实做好平台建设。始终坚持“招商为要、项目为王”工作理念,用足用活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政策,用好商会、展会、乡贤等资源,突出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加大力度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全力打造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区,做好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善园区水、电、路网等专项规划,加快完善园区“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加大土地收储,今年完成800亩土地收储并启动平整工作。加快功能微生物和大健康(蕉岭)研究院、广微测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梅州)、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创业创新基地等平台建设。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园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二)坚定不移加快项目建设。抓紧抓实重大项目建设,激发有效投资活力,狠抓年度计划投资31亿元的市重点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力推进一批交通项目。争取“双龙”铁路梅州经蕉岭至武平段、蕉岭至丙村支线铁路(蕉岭货运铁路)、长深高速公路蕉岭文福段塔牌互通立交前期工作实现新突破,推动平(远)蕉(岭)大(埔)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实质性进展,推进国省道提档升级和美丽公路建设。全力推进一批城建项目。以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为契机,拉开城市发展架构,推进桂岭新区、长潭新区、长寿新城提质扩容,扎实建设滨江壹号等一批新区项目,加快推进桂岭新区医院生命通道、城区路网改造、供排水管网改造、智慧化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建设,继续改造一批老旧小区,持续开展“两美”行动,绣花点缀城区文化街区,大力实施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抓好镇山公园提升改造。全力推进一批补短板项目。深化国家级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工作,开展省级农村供水智慧化管理试点县建设工作,动工建设大地水、松源河、柚树河、皇佑水等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及智慧化管理、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建设。优化城乡加油站布局,提升充电桩等能源消费终端覆盖面。新建或提升改造一批农贸市场。

     (三)坚定不移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宜居宜业。落实好新铺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工作,将试点工作纳入全面推进农村振兴总体安排。深入开展圩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圩镇的镇容镇貌,建设一批圩镇美化工程,全面提升圩镇品位。大力实施“农村景区化”改造,加快建设精美农村,因地制宜开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建设。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为抓手,抓实全域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程,示范推进205国道沿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力争年底所有行政村基本建成美丽宜居村,打造12个特色精品村。深化“厕所革命”,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乡村水、电、路、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确保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顺利完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以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龙头,加快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推行标准化种养和“三品一标”认证,支持“五个一”富硒长寿食品扩量提质塑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基层农资、农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各项工作,让蕉岭的优质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加强客都寿乡1号品种种植,加强高标准农田和粮食仓储建设,加快水田垦造步伐,继续推动拆旧复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做到“四个不摘”,确保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四)坚定不移实施生态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保护好蕉岭的绿水青山。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守好生态红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完善跨省跨界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及时有效应对潜在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积极创建“无废城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县。扎实推进南磜镇、长潭镇“森林小镇”项目以及城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做好生态修复。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合理划定并严格落实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区三线”,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推进崩岗、水土流失、“牛肝土”、沿河排污口等系统治理,抓好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新建镇村污水处理设施102个、污水管网71公里。规划建设石窟河(长潭段)碧道总长6公里。加大资源保护。全面实施林长制,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新造林1000亩、新造林抚育1.68万亩、中幼林抚育2.82万亩任务。落实森林火源管理条例,新建、维修抚育生物防火林带420公里。加大低效用地的清理和闲置土地的依法处置力度,力争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率达到15%以上。倡导绿色生活。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开展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五)坚定不移培育发展动能。坚持创新驱动、试点先行、环境优化,不断催生强劲新动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转化应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改革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土地等农村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扎实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颁证,实现行政村“三变”改革全覆盖,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实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完善村级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深入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打造与农民联结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政务服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致力打通企业投资生产经营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落实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为创业创新松绑减负降门槛。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推行“证照联办”改革,积极探索商事登记确认制试点。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和审批服务便民化。大力推行承诺制,加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及数据资源建设,完善失信约束制度。加快“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实施“粤系列”移动应用触达工程,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深化简证便民。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省事”“粤政易”“粤商通”等应用落地,加快政务服务、营商环境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府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镇级体制改革,承接好市级赋予县级权责清单,实行镇综合行政执法,力争创设一批有蕉岭特色的“首创”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推动县属国企创新升级,支持新上项目、拓展业务、发展壮大。深化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土地管理等领域改革。

     (六)坚定不移创造幸福生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结合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安排,我们拟订了蕉岭县2021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今年首次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候选项目已形成草案提交会议审议。我们将把更多财力用于保障民生,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以“小切口大变化”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以更实举措促进就业创业。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降低创业成本,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突出保障特殊群体就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进“粤菜(客家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业服务精准化、便捷化、智慧化。以更大力度引领社会新风尚。加快文明创建补短板,广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全力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优秀客家传统文化,完善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的保护名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创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优化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网络,丰富基层文化活动。以更优质量打造现代教育。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稳定教育投入,坚持每年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4%用于教育事业,全力推进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再升级。抓好新铺镇中心小学、广福学校改扩建以及新建桂岭中学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进6间公办幼儿园改扩建。推动省、市级研学基地共建活动,引进和培养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加快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以更高水平建设健康蕉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国家卫生县城(蕉城)和长潭、文福、南磜3个省卫生镇创建。实施县人民医院烈性传染病治疗综合区建设、蕉华社区医院改扩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及8个镇卫生院医联体一体化建设。实施“中医馆”服务能力再提升工程。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培育养老新业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生育、失业和工伤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提升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力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以更高标准创新社会治理。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常治长效扫黑除恶机制,加快建设平安蕉岭。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动社会治理向基层放权赋能。巩固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全国试点示范建设经验,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新路径。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提高应急管理、抢险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争创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增强军民融合发展,落实党管武装原则制度,深化民兵调整改 革,推进落实“一年两征”兵役征集,推进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后备力量建设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水平。做好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供销、移民、气象、档案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七)坚定不移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来抓,坚定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以贯之抓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执行党的请示报告制度,定期向县委常委会汇报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政府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更高水平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开展。一以贯之抓法治建设。我们将坚持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决策合法性审查,推进政务公开,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新阶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建议。一以贯之抓能力建设。我们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加大政府系统干部能力培训,着力增强“六种能力”和“八大本领”,不断提高治理能力、行政水平。一以贯之抓廉政建设。我们将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行政执法,加强审计整改,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从严查处损害群众合法利益、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企落实年度项目任务,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全面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大力提升资金使用绩效。 

       各位代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复杂严峻,我们必须慎终如始,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春节即将来临,我们要自觉响应国家号召,减少出行、减少聚集,加强个人防护,配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防治管控措施,确保全县平安顺利通过今冬明春疫情防控风险期、考验期。

      各位代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蓝图已绘就,关键在奋斗和落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乘势而上、感恩奋进,真抓实干,干出新成绩、干出新气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奋力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样本的蕉岭壮丽篇章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