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广福镇:撂荒地生新绿 “眠田”成“希望田”
时间:2022-10-24 15:40:29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土地不撂荒,发展有希望。今年以来,广福镇组织镇村干部多措并举、统筹谋划,积极开展撂荒地整治攻坚工作,逐图斑逐地块整治撂荒地,让“眠田”成“希望田”,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3亩以上撂荒地复耕复种1172多亩。


  图片


  跟随广福镇镇村干部们的步伐,记者来到了留畲村跳岗岃下,映入眼帘的便是大型开荒除杂的场景:曾经无人问津、杂草丛生的撂荒地经过挖掘机的开垦后,变成了一垄垄整齐有序的美丽梯田。连月来,在留畲村复耕地块上,已经种植下去的玉米和地瓜早已茁壮生长,田野里不断增添新的收获与希望。

  留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均昌:我们留畲村撂荒地3亩以上有27个图斑,总面积290多亩。目前现在正在复耕的是1611和1612号图斑,现在正在施工复耕中。留畲村的复耕复种工作是从6月9日开始的,现在种下去的主要是玉米和地瓜。

  采访中,记者获悉,由于田块零散、劳力不足等因素影响,留畲村一直存在不同程度耕地撂荒现象。为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广福镇积极动员镇村三级网格力量迅速深入田间地头,对闲置、撂荒土地采用全覆盖“地毯式”摸排,全面摸清耕地撂荒底数和原因,建立撂荒土地整治专项台账。此外,通过发动群众自行复耕、采取代耕代管、流转等方式,把一系列“藏粮于地”的硬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大力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打下保障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


  图片


  留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均昌:通过支部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长会议进行撂荒地复耕复种方案宣传,还有镇村干部网格化进行入户宣传,宣传后群众很支持。现在复耕复种都还是村经济联合社在种植,下一步主要还是引进能人来开展村里的复耕复种承包工作。

  而在石峰村,182亩连片水田晚造种植了水稻用以制种,等到秋收后,制种水稻将由蕉岭县稻发种养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水稻制种亩产约400斤,每斤7.5元,每亩产值约3000元……让人不曾想到,几个月以前,这里还正在“开荒”。

  广福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 陈忠:割畲这边的撂荒地连片182亩,今年上半年统一复耕回去,由村和农户签订合约,村上再统一发放给种植大户。还成立了稻发专业种植合作社进行制种,承包期签订了5年,根据长势预计收割就在国庆后。


  图片


  昔日撂荒地,今朝“希望田”。近段时间以来,广福镇坚持把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全面摸排镇区内撂荒耕地,积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土地撂荒整治行动。接下来,该镇将继续探索撂荒地整治长效机制,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让“眠田”成“希望田”。

  广福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 陈忠:全面摸清全镇底数,全镇3亩以上撂荒地图斑有140个,通过宣传发动各村分清地类和耕作条件,因地制宜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撂荒地耕作面积目前我们完成了面积1100多亩,全镇撂荒地复耕种植水稻200—300亩左右,其余的基本上都种植玉米和大豆。下一步,我们镇争取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复耕复种又再荒回去,鼓励实施主体连续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