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蕉岭县广福镇广育村寨子岌,连片的水稻在一片深绿中开始扬花抽穗。站在村道边,放眼望去,一串串稻穗随风摆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稻花香,已然嗅到金秋丰收的味道。
广福镇广育村通过党员认耕,大户代耕,有效盘活撂荒地。(吴腾江 摄)
“别看现在一派生机,数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因为地块小、位置分散,又是湖洋田,耕种难度高。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强化党建引领,采取党员干部认领‘一亩田’的方式,召集党员主动挑起撂荒地复耕复种的‘重担子’,以身作则争当‘种植能手’,对自己认领的撂荒地,以托管服务、代耕代种等方式推动实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全面掀起全村撂荒地整治热潮。目前,这一片30余亩地承包给村里的种植大户托管,全部插上了秧苗,边角地带也没有浪费,栽上了黄豆。你看,这豆子长得多好。”广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黄忠铎边说边俯身掀开翠绿的豆苗,向记者展示道,语气中带着欣喜。
黄忠铎掀开翠绿的豆苗,向记者展示豆荚。(丘琼 摄)
“这些水稻和大豆种下去两个多月了。我这还有记录,刚开荒那会儿,整治操作难度确实大,机器进不来,只能靠人工一点一点深刨挖掉草根,遇到杂石还要拣出来填实。”黄信富是承包广育村撂荒地代耕的一名种植大户代表,近段时间以来,他为了忙活撂荒地整治工作,几乎天天往田地里跑。“近年来,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不少村民眼看着多起来的撂荒地十分痛心而无力改变。现在由村里的党员干部认种,交由我们代耕,不少昔日草比人高的撂荒地,如今复耕后都生机满满。据我了解,其中有一片撂荒了38年的土地都被‘捡’起来了,种上了稻子!”黄信富说。
整改撂荒土地。(受访者供图)
荒地“耕”新不负民,乡村振兴活力显。“全村撂荒地总面积约为200多亩,全部由村里21名党员干部认领划片,目前,已完成复耕复种113亩。接下来,我们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探索建立撂荒地复耕认种长效机制,并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水源、排灌、道路等问题,让撂荒地不仅复耕复种成‘良田’,还要种出产量,让良田变粮田。” 黄忠铎说。
广育村是蕉岭县党建引领、干群联动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的一个生动实践。“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接下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落实‘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继续推动党员认耕认种、经营主体促耕代耕等多管齐下等模式,积极探索绿色种养、农旅融合等新业态,切实把土地管好、把粮种好,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新动能。”蕉岭县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