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福镇白湖村立足区位优势,深挖资源禀赋,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在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农文旅融合等方面持续攻坚发力,不断推动典型村建设提质增效。
烈日当空,白湖村新娘山石场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与传统石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印象不同,这里进出厂的道路全面实现硬底化,扬尘较以往大幅降低。厂区环境日益改善,生产条件更加优化,产业发展稳步向前,这也让员工的归属感显著增强。
近年来,白湖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四上”企业,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据悉,目前该村已成功培育规上企业2家,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解决村民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以工业筑牢乡村发展根基的同时,白湖村并未止步于“靠山吃山”,而是积极另辟蹊径,精耕“文旅富矿”,在文化沃土中挖掘新的发展动能。为深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白湖村依托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的名人效应,高标准打造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丘成桐祖居文化旅游区”。景区创新构建“名人文化+科普教育”多元融合模式,深挖客家耕读文化内涵,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村庄颜值也经历“脱胎换骨”。夏日的白湖村静谧怡人,阳光为整洁的街面镀上一层金边。崭新的分类垃圾桶像列队的卫兵整齐站立,两侧民居披着雪白“新装”。这番清爽景象,正是白湖村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带来的美丽蜕变。据了解,该村已拆除危旧房屋6处共2825平方米;沿国道处整治“三线”共2000米;全村垃圾桶分布在42个点,村内生活垃圾收集率、处理率达100%;共建设有公厕2座,均落实“四净三无两通一明”。
接下来,白湖村将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持续激活“工业+农文旅”双引擎,深挖矿产资源和农文旅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四上”企业,做大做强产业文章,在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协同并进中,努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记者:林佳 摄像:王祥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