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产出周期仅需七天,蕉岭这个村……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时间:2025-07-09 09:12:21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大力推动食用菌产业从传统种植向工厂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产业新动能。

图片

  走进广福镇叶田村的食用菌智慧工厂,一个个智能化出菇方舱整齐排列,方舱内层层叠叠、密密匝匝的秀珍菇长势喜人,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只见工人们忙碌其间,正在认真挑选采摘。

图片图片

  梅州市南方长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董威:每天产量2万棒,全年可以实现700万棒的出菇。主要销往梅州海吉星市场、广州江南市场、深圳海吉星市场,基本是当地最大的农贸市场。以往秀珍菇190元一件(36斤)基本上就有利润了,现在已经是240、250元一件,价格还是比较高的。

  小小菌菇撑开朵朵“致富伞”,而现代化智能设备则是丰收背后的“硬核支撑”。记者了解到,叶田村在广福镇党委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引进梅州市南方长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食用菌智慧工厂。自今年3月份正式投产以来,食用菌智慧工厂已建成7个全自动智能化出菇方舱。方舱种植不仅选址灵活,还能科学控制种植环境,让每丛食用菌的产量达到最大、品质达到最优。

图片

图片

  梅州市南方长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董威:传统是大棚种植的,采摘时间不确定,而我们方舱从菇进去到结束,只需要七天的时间,它的品质会比传统的出菇要高,对比传统种植品相不好、含水量高甚至受外界的污染的情况,方舱种植生长周期短,集中爆发,不会出现病虫害的问题,不需要用农药。一棒产量现在基本达到六两半以上,甚至到达七两,行业内这种19厘米宽的袋子,能达到七两产量是很少见的。

  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用工需求逐步增加,闲置劳动力也被吸纳进厂工作。在收获秀珍菇的同时,当地村民新增了一份收入来源。

  村民 王金凤:上班环境还是挺好的,也不会太累,一般工资一天120块钱,摘菇以后会按计件算,工资会比较高,还可以照顾到家里跟孩子教育方面,对我来说还是挺满意的。
  梅州市南方长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董威:方舱从进包、开袋、采摘都需要一些人工,每天大概需要十多个工人。现在是7个舱轮作,预计9月份的时候可以实现49个舱全部到位,到时候每天的产量可以达到8400斤,也能更好地带动当地的就业。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技术持续创新,联农带农效应愈发明显,如今,食用菌智慧工厂正朝着规模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梅州市南方长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董威:下一步,将重新进行系统调整,达到高科技化、高智能化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在研究一个新的方向,就是黑皮鸡枞,传统一直都是覆土栽培,我们在研究它无土栽培的方式,往这方面去转型,多做一些多品类的东西,不要单单局限于秀珍菇。

  广福镇叶田村的食用菌智慧工厂,是我县大力推进智慧农业的一个缩影。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接下来,我县将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将食用菌丰收的经验和成果推广开来,全面激活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动能,打响“世界寿乡·富硒蕉岭”品牌,以智慧农业的丰收图景,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记者:涂伟艳  摄像:申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