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三圳招福村:精耕细作育产业 工笔细描优环境
时间:2024-11-22 10:18:27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作为“百千万工程”第二批拟培育典型村,三圳镇招福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精耕细作育产业,工笔细描优环境,持续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和村民增收致富同频共振,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图片

  瓜果飘香粮满仓,又是一年好“丰”景。在三圳镇招福村,丰收是稻穗成熟的“金色”,秋风卷起层层“稻浪”,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在这里,丰收也是硕果累累的“绿色”,一个个青翠欲滴的香水柠檬缀满枝头,走近树下,阵阵柠檬清香扑鼻而来。

图片

图片

  招福村产业村长、望海农场主 黄海荣:现在种了3000棵香水柠檬,总面积是50亩。现在是第一年挂果,今年挂果年产量大约是10万斤,年产值是50万元左右,预计明年是盛产期,正常情况一棵树约100斤,年产量是30万斤左右,年产值应该能达到150万元。

  为激活发展动能,招福村选聘望海家庭农场负责人为“产业村长”,大力推广香水柠檬、台湾冬枣、百香果等特色作物实现规模化种植,带动农户种植或务工,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和村民增收致富同频共振。

图片

  招福村产业村长、望海农场主 黄海荣:我们村上发动群众房前屋后种香水柠檬,发了3000株,我们农场也向农户承诺,按照市场价格跟他们回收。
  村民 曾院华:现在做台湾枣的搭架、选果,搭了架之后要扎起来,扎起来就选果,一天收入100多元。     

  产业发展需要“精耕细作”,环境治理也需要“工笔细描”。招福村坚持规划先行,以农房风貌管控、“三线”整治和“白改黑”等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绘好乡村“工笔画”。在晋元大道,三圳镇“三线”整治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线路割接,不久后,招福村上空将变得开阔而明亮。

图片

  三圳镇“三线”整治项目现场负责人 赖浩文:四网线路(移动、电信、联通、广电)全部从架空到落地,通过管道过来。这两天我们在现场割接,割接完之后我们沿路的电杆线路会全部拆掉。

  在招福村堀唇主村道,总长1.2公里的“黑色绸缎”蜿蜒进村里,原来的坑洼路面变成崭新的柏油路,极大地改善村民出行条件。

图片

  村民 钟永安:铺柏油路对于我们农村老人小孩都十分方便,不会和原来老路一样到处凹凸不平。     

  为夯实发展基础,招福村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冬修水利项目、石窟河沿岸灌(排)渠系改造工程和电气示范村建设等项目,不断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接下来,招福村将深化典型村建设,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芥菜精深加工项目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依托望海农场田园采摘带旺乡村旅游,同时创新探索光伏产业,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图片

  招福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 钟永增:目前我们村集体经济约15万元,今年内力争达到20万元以上。一是冬种芥菜,发展冬种经济,我们通过富民强村公司入股梅州市嘉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左右;二是谋划农村机耕路,我们准备搭建分布式的光伏,如果项目申报成功,预计每年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左右。(记者:朱清婷  摄像:王祥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