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驻蕉岭县新铺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科学谋划乡村振兴,深入调研并策划了“1+6+N”产业体系构想,即以镇管国有企业为产业核心,整合当地资金资源,借助帮扶力量发展“光伏、辣椒、丝苗米、食用菌、矿泉水、南药”六大产业,建立完善新型村级合作社体系,以产业融合推动撂荒地复耕、土地托管流转、农机服务现代化等工作,打造既可独立发展,又相互推动、优势互补的可循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体系。目前,新铺镇产业体系已初见雏形。
在新铺镇同福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里,只见连片种植的菜心、苦瓜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菜农们正抓紧时间收割成熟的蔬菜,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几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散乱低效的土地。在驻镇工作队引导下,该村以村党委作为“中间人”“担保人”,面向17个村民小组492户,动员农户将土地“交”给村集体,预集约土地1000亩。随后,同福村村集体牵头成立蕉岭县同福村耕耘农业专业合作社,探索党建赋能农业发展创新模式,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积极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通过“四田”赋能盘活村级闲置低效土地。
此外,同福村以“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引进了蕉岭县勤佳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让土地“集中、连片、增效”,打造同福村千亩蔬菜示范基地。
2023年,同福村集体经济累计增收5万余元,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产品代销、保价收购等方式使普通农户完全嵌入产业链条,让农民更多分享蔬菜产业增值收益,实现务工农户每人月均增收3000元以上。
“新铺镇缺乏成规模的工业企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业方面存在典型的小、散、多、粗问题。”广州驻蕉岭县新铺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杨嘉良说,“通过开发公司,整合细碎土地,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新铺镇作为全国土地整治试点镇,可以借助这一政策优势,通过开发公司集约管理全镇土地资源,对土地使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盘活土地资产,有效解决撂荒复垦难题,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目前,新铺镇全新开拓的蔬菜产业日渐成熟,也带动周边镇村开展种植。“我们和驻地党委、政府一起深入广州企业调研,协调引进了省级龙头企业,广东新农人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结合新铺镇的资源禀赋,发展蔬菜产业,即将建成1000亩的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广州驻蕉岭县新铺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程敏杰说。
乡村产业振兴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面临的难点。解决“怎么干?谁来干?”是他们一直思考的事。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后,借助广州组团单位的资源优势,与新铺镇政府共同谋划“光伏小镇”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项目,探索“光伏+农业+旅游”新发展模式。
在蕉岭县福岭小学,连片的光伏板底下种着赤松茸。这是一所停办后闲置的校园,现已成为“光伏+综合种养”乡村振兴车间。今年7月,福岭小学光伏项目建成并网,光伏发电容量1.5兆瓦,板下种植10余亩赤松茸,部分闲置校舍用于家禽养殖。根据广东省农科院编制的《蕉岭县新铺镇循环生态型“农光互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福岭小学将打造成为融食用菌种植、特禽养殖于一体的产学研基地,预计实现产值400万元。
目前,福岭小学已移交蕉岭县众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镇管国有企业)运营,采取公司主导,福岭村绿丰合作社具体实施的合作模式,经营所得按投入比例分成。
蕉岭县众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是新铺镇全力打造的产业核心平台,2023年正式运营,承担实施消费帮扶、产业投资、市场开发等重要业务,是构建“1+6+N”产业体系的主要核心。短短半年,众创公司实现消费帮扶销售额约170万元,开辟了福岭小学、尖坑村、东陂村三处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面积约30多亩。
“我们在派驻单位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的指导下,筹划成立由村集体占主要股份,村干部、产业带头人共同参股的村级合作社作为产业发展平台,并聘请返乡大学生作为合作社经理人负责具体运营,发掘出适合尖坑村发展的食用菌产业。”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派驻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第一书记林光涛说道,通过这样的模式,不仅增加村集体收入,村干部也能获得分红,提升干部谋产业、促振兴的动力。同时,合作社经理人谢浩也取得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为更多想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蹚出新路子。
北方村上张地块占地约150亩,是“光伏小镇”项目建设面积最大的地块,也是今后重点打造循环生态型“农光互补”全产业链模式的重点地块。目前光伏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板下种植正按计划推动。
“我们在开展驻镇工作时,特别重视前后方资源的统筹利用。例如,‘光伏小镇’综合示范项目,就将广州发展集团丰富的‘光伏+农、林、渔、文旅’项目经验和当地土地资源、镇村产业融合需求串联一起。”广州驻蕉岭县新铺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丘旭宁说,组团式帮扶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有独特优势,后方单位资源互补性强,为帮扶工作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补短板的能力更加突出。
“光伏小镇”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项目是广东省第一个由对口帮扶单位全镇域、多方位推进打造的复合型光伏项目。按照“板上发电、板下种养”的思路,高效利用光伏板下土地,探索建设特禽智慧养殖基地、食用菌示范棚,南药种植示范基地等,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截至10月,项目已开工建设的土地415亩,完成并网投产容量7.5兆瓦,在建容量10兆瓦,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
该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后,广州发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无偿将光伏板下400多亩土地交付蕉岭县众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镇管国企)运营,土地经营产出全部归属当地所有,提高当地村集体收入,推动镇村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