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 同创文明城市 共建富美蕉岭
端午佳节,科学食粽,健康才出“粽”
我们的节日
时间:2022-06-06 09:21:34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每到端午佳节,粽子总会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那么在食用粽子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图片

  小小粽子,不仅仅是对美味的享受,更是习俗的传承。粽子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等作用。粽子虽然美味,但是如何吃也是有讲究的。

  县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 刘梦映:空腹是不适合吃粽子的,因为蒸熟后的糯米会释放胶性物质,增加消化酶的负担;并且粽子会在胃肠当中停留比较长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的疾病。所以粽子一般中午的时候吃比较好,早上胃肠蠕动得比较慢,晚上吃是会影响消化。

  吃粽子除了要注意时间,还不能贪吃多吃,适当加热后吃会更好。

  县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 刘梦映:吃粽子第一个就是要煮熟煮透,不要反复加热,因为反复加热会流失大量营养和香味,并且口感会变差。第二不能贪吃贪多,要趁热吃,凉了之后会更难消化。

图片

  粽子好吃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吃。医生建议,老人、小孩、胃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人群适宜少吃粽子。

  县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 刘梦映:老人、小孩因为他们的消化能力都比较弱、比较差,粽子吃多的话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胃不好的人要少吃,最好就不要吃;糖尿病人,如果不加节制吃甜粽的话,血糖和尿糖会迅速上升,会加重他的病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囊炎、胆道疾病胰腺炎等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肉粽,猪油豆沙粽所含的脂肪都是很高的,多吃会影响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担和容易引起缺血。(记者:涂伟艳 黄明英(见习) 摄像:李育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