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新铺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材料之十】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新铺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2018年4月28日)
新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郑康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铺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我镇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一年来,镇政府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一城两业三组团”发展战略中“新铺三圳组团”的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加大有效投资,扎实推进中心镇“六个一”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梯次推进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构建新铺“一河两业三片区”,开启新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2.5亿元,比增7%,其中:工业总产值17.7亿元,农业总产值4.8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49万元,比增8%。一是新型建材产业加速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降补”措施进一步落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新塔公司装备式建筑、皇马15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220千伏油坑(福岭)变电站等建材产业项目扎实推进。油坑集团第二条135万吨水泥生产线获上级核准备案。皇马公司获国家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宏基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二是长寿产业持续增长。充分用好“世界长寿乡”品牌效应,大力支持富硒长寿食品发展。一杯茶、一粒米、一瓶水、一颗笋、一瓶蜜,用不同方式“走出去”,拓展对外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茶叶、蜂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三农”载体,实施“三变”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集体林业综合改革扎实推进。成立了高山源家庭农场,开发种植槟唐香大米。支持大快乐公司在高乾增资扩产。引进企业引导农民种植甘蔗1100多亩,开发富硒红糖,打造甘蔗田园综合体;引进企业引导农民养殖牛蛙550亩,打造牛蛙养殖田园综合体。三是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扎实打造“千年古镇·魅力新铺”品牌,鼓励扶持发展集民宿、餐饮、休闲、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企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二)人居环境显著提升。一是中心镇“六个一”建设有序推进。总投资5.79亿元的25个“六个一”项目,在2017年完成投资1.14亿元,比年度计划投资超出11%。完成建设滨水公园、家和公园、森林公园(一)期建设、古街(一)期改造等项目9个。二是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实施道路绿化带、太阳能路灯安装等配套建设,镇村主干道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山水田林生态修复工程,完成碳汇种植1000多亩,抚育生态公益林5000多亩。三是“三清三拆三整治”全面铺开。全年累计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房等1100多处,合计9万多平方米,其中拆除猪栏面积达8.15万平方米,全力整治生猪养殖污染,加快提升人居环境水平。投入250万元,继续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完善收集、运输、处理系统,打造干净整洁美丽新铺。
(三)基础建设日益完善。一是致力于交通、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象岭大桥新建工程顺利完成,为群众提供方便、安全的出行环境,为新铺加快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严格落实河长制,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水安全,修复水生态。完成生态堤围建设1.2公里,完成矮车河堤护脚,抢修径子陂、南山陂、龙陂陂头3座,抢修南山山塘1座。完成尖长排圳农田水利设施1.45公里。二是致力于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坚持巩固“教育强镇”成果,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面促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完成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和18个村级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任务,提升中医馆服务能力。三是致力于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安全生产“点线面”全覆盖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大力开展消防整治,组建镇级专职消防队,建成1个微型消防站,配备12名专职消防队员,新购置1台大型消防车及1辆微型消防摩托车,普及三小场所消防整治,建立起消防体系,灭火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统筹推进公共区域WIFI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农村无线高速局域网建设。完成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任务,完成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任务。
(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一是社会保障日趋完善。深入推进群众技能提升计划,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服务,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解决好就业困难等问题;完善养老保障,做好高龄老人补(津)贴发放工作;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加大城乡医保征缴力度,全面完成缴交任务。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二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稳步推进。投入帮扶资金859.27万元,至2017年底贫困户658户1165人实现稳定脱贫,脱贫率达85.04%。完成71户农村住房困难户危房改造。大病医疗救助享受195人次,共计109万元。三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大力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特色化”建设,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成功举办“七月半”文化节、广场舞大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完成“千年古镇·魅力新铺”宣传片拍摄、画册及书本印制工作。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逐年提升。
(五)依法行政落到实处。一是深化作风建设。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大力推进政府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四风”,“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政府作风持续改善。坚持向镇人大报告工作,自觉接受镇人大的依法监督。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完成镇政府文件清理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效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深化便民服务。继续加大镇、村公共服务建设力度,有效解决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此外,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国防动员、兵役征集和双拥优抚工作得到加强,统计、保密、残联、应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爱国卫生等事业有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镇能够实现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依法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上下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向各位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我镇发展和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产业主要以资源型为主,结构过于单一,规模以上企业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受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资金缺口等因素制约,生产性投资相对缺乏,投资拉动的效应未能充分显现;三是生态环保形势不容乐观,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形势不容乐观。四是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不高,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民生事业存在一定短板,生活性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少数干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还不够强,不作为、慢作为、怕担当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8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发展,必将为我镇加快振兴发展提供新机遇和新动能。省委、省政府围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性问题,将在更高起点上给予粤东西北地区交通、产业、政策和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等全方位支持。市委、市政府实施生态富民强市战略,打响“世界客都·长寿硒谷”品牌,加快富硒产业和特色小镇建设,必将为我镇发展新型建材、长寿健康等主导产业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难得机遇。县委、县政府实施“一城两业三组团”发展战略,致力打造“世界寿乡·富美蕉岭”,为我镇加快构建“一河两业三片区”带来难得的机遇。全镇上下不断深化对镇情的认识,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举措更加务实,广大干部群众推动振兴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只要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群策群力,经济社会一定会保持更加良好的发展势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对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引导全镇广大党员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对各项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全会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建设新铺“工业强镇、农业兴镇、产业旺镇、幸福美镇”的目标,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全力保障和改善重点民生,夯实改革发展基础,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构建新铺“一河两业三片区”,奋力开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
今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镇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污降碳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计划。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我们将立足新铺镇情,全力打好“产业发展、古镇建设、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四张牌,办好十项民生实事,确保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一) 打好产业发展牌。一是加速壮大新型建材产业。扎实推进205国道沿线工业长廊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始终坚持“工业强镇”发展战略,奋力推进新塔公司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推进皇马公司水泥技改项目落地建设,推动新型建材产业向高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二是加速壮大长寿健康产业。紧抓蕉岭百亿长寿健康产业的发展契机,融合“世界长寿乡”、“富硒”品牌,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及科研团队,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大力开发富硒农产品,不断提高全镇茶叶、葛根、蜂蜜、竹稻米、槟唐香米等附加值。三是构建精品化服务体系,以打造甘蔗种植田园综合和牛蛙养殖田园综合体为示范带动,培育一批集生态健康养生、长寿美食体验、田园风光旅游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富民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特色发展,着力抓好精品民宿、特色旅游驿站等项目建设,打造知名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二) 打好古镇建设牌。随着近两年来的新铺“七月半”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千年古镇·魅力新铺”越来越广为人知。我们就是要立足古镇新铺人文生态资源丰厚的优势,打好古镇建设牌。一是完善新铺圩镇规划。以中心镇“六个一”建设为抓手,加强对圩镇历史风貌和公共空间等的规划和管控。加大闲置土地、公房等利用力度,完善市场功能布局,加快治理交通拥堵,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面推进美丽宜居圩镇建设。二是抓实圩镇项目建设。在“三园二桥一街一堤一镇一名居”建设基础上,推进象岭桥、南山桥、金鞍寨桥建设,形成三纵三横桥路网格局,拉大圩镇架构。推进古街(二)期改造、森林公园(二)期建设、潘田河堤人居环境改造项目建设、新东路改造、河唇街升级改造和农贸市场建设,注入古镇新铺文化元素。三是擦亮古镇新铺品牌。全力申报下南村为省级古村落,全力申报新铺“七月半”文化节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 打好红色文化牌。新铺是一片革命的热土,大批新铺儿女,成为了共和国的革命烈士。全县17处革命史迹中,新铺有10处。我们要实施红色领航工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历史文化。一是在建成百米红色文化长廊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发掘全镇红色文化资源,建档立册,积极申报红色村庄,大力开发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二是发扬新铺革命先烈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品质,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政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清除腐败、轻装上阵,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力打造依法行政、队伍精干、办事高效、人民满意的阳光政府。
(四) 打好乡村振兴牌。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是在“三清三拆三整治”基础上,深入推进“八村联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工作,合理规划建设贫困村的基础设施项目,梯次推进新铺21个村建设成经济良好、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全力做好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坚持多管齐下,教育一批、处理一批、打击一批生猪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行为,依法依规关闭禁养区内的生猪养殖场所,务求取得实效,还老百姓一方碧水蓝天。三是进一步巩固完善“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规划好环卫设施的空间布局,优化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四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围绕“三年攻坚,两年巩固”的目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属地责任,落实精准到户到人的针对性帮扶措施,完善扶贫人口动态管理,落实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措施,促进低保制度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确保精准发力,精准脱贫。五是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深化重点领域风险点排查和专项整治,预防和遏制较大事故发生。持续推进三小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夯实基层发展基础,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逐年提高。增加教育体育公共资源供给,发展素质教育。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民族宗教、防灾减灾、社保、双拥、侨务、统计、应急等各项工作。
代表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处在新时代,我们发展的道路还很长,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很重,我们面对的挑战还很多。但是,我们依然会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我们奋斗的首要目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将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筹集1亿的资金,全力办好十项民生实事。
①投入2300万元实施新东路改造。
②投入400万元实施沿河步道建设。
③投入250万元实施潘田河堤人居环境改造项目建设。
④投入350万元实施森林公园(二)期建设。
⑤投入460万元实施金鞍寨桥路建设。
⑥投入550万元实施河唇街升级改造。
⑦投入5600万元实施八村联动美丽乡村建设。
⑧投入1500万元推进全镇38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⑨投入1200万元实施农贸市场建设。
⑩依期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目标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梦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举措,积极探索生态富民强镇新路,为实现“工业强镇、农业兴镇、产业旺镇、幸福美镇”发展目标,加快构建新铺“一河两业三片区”科学发展新格局而努力奋斗!